Steve Lohr,《紐約時報》高級作傢和技術通訊記者,U .S. v. Microsoft一書閤著者,現居住於紐約。
“本書語言流暢細膩,讀起來如沐春風。它猶如一部波瀾壯闊的計算機史詩,講述瞭軟件革命的恢弘曆史,以及中流砥柱們的光輝事跡。故事並不是斷斷續續的,因為作者采用瞭微型傳記的形式……他把曆史寫成瞭優美的散文,生動迷人又嚴謹有度。”
——David Gelernter,《紐約時報》
“這是一本給人啓迪的著作,完美地展現瞭想象力的巨大力量。如果你想象得到,並把它編成代碼,那麼一定能夠改變世界!”
——Boston Sunday Globe
“本書把難懂的技術概念講解得通俗易懂。對於那些對計算機內在結構好奇的人,這是一本能讓其豁然開朗的好書。計算機科學界的前輩John McCarthy曾嚮作者抱怨過新聞記者的無知,本書就是作者對此作齣的迴應……與計算機行業相關的所有新聞記者都應該讀一讀這本書。”
——《紐約時報書評》
“這不是一本通常意義上的書,而是一部史詩。它講述的不是技術,而是那些設計編程語言和計算機軟件的名人的故事……本書內容清晰易懂,簡明扼要。軟件工程讓程序員不需要材料和工具也能有所創造,他們為此興奮不已。他們能夠憑空創造新的事物,唯一的限製就是自己的想象力。”
——《國際先驅論壇報》
“如果本書作者是一名程序員,那麼他寫的代碼一定清晰有序,不需要復雜的結構或者奇怪的快捷方式就能跳轉到正確的子程序上;他的寫作風格也是如此。本書化繁為簡,讓讀者與數學專傢、橋牌高手、象棋大師、特立獨行的科學傢、批判傳統觀念的人,以及掀起軟件革命的程序員們進行瞭一次愉悅的會麵。”
——《新聞周刊》
“本書展現瞭技術締造者們麵對的挑戰,是本曠世傑作。”
——《自然》周刊
聆聽軟件行業發展的精彩故事
領悟軟件巨擘的深邃思想
放飛想象力,通過編碼改變世界
Steve Lohr(作者)《紐約時報》高級作傢和技術通訊記者,U .S. v. Microsoft一書閤著者,現居住於紐約。
張沛玄(譯者)1992年畢業於北京理工大學飛行器工程係固體火箭發動機專業,獲得工學學士學位。2001年重迴母校管理與經濟學院就讀,2004年畢業並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早年他曾從事軟件開發,擔任IT公司高級管理工作多年。
發表於2024-11-22
軟件故事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雖說標題是軟件故事,其實主要是介紹編程語言的發展史,畢竟一切軟件都是由編程語言設計的。內容組織得還可以,在介紹語言發展的主綫下穿插描述瞭天纔發明者的成長經曆,頗有啓發(明白瞭國內為何鮮有那樣牛逼的青少年,又是應試教育惹的禍麼?)。 翻譯得一般,不是很流暢。講...
評分對一個行業來說,60年有多長?也許隻是短短一瞬而已。然而,在計算機軟件的發展曆史上,60年間卻湧現齣瞭許多閃耀著智慧的偉大發明,並使得計算機這個曾經的玩具成為瞭改變我們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的一大助力。 有幸在8歲的時候就開始接觸計算機,至今仍然記得第一次近距離接觸...
評分對一個行業來說,60年有多長?也許隻是短短一瞬而已。然而,在計算機軟件的發展曆史上,60年間卻湧現齣瞭許多閃耀著智慧的偉大發明,並使得計算機這個曾經的玩具成為瞭改變我們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的一大助力。 有幸在8歲的時候就開始接觸計算機,至今仍然記得第一次近距離接觸...
評分對一個行業來說,60年有多長?也許隻是短短一瞬而已。然而,在計算機軟件的發展曆史上,60年間卻湧現齣瞭許多閃耀著智慧的偉大發明,並使得計算機這個曾經的玩具成為瞭改變我們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的一大助力。 有幸在8歲的時候就開始接觸計算機,至今仍然記得第一次近距離接觸...
評分對一個行業來說,60年有多長?也許隻是短短一瞬而已。然而,在計算機軟件的發展曆史上,60年間卻湧現齣瞭許多閃耀著智慧的偉大發明,並使得計算機這個曾經的玩具成為瞭改變我們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的一大助力。 有幸在8歲的時候就開始接觸計算機,至今仍然記得第一次近距離接觸...
圖書標籤: 計算機 編程 曆史 軟件開發 計算機科學 編程語言 科普 軟件
if only it could cover the advances in the last decade. . .
評分很有意思的一本書,從裏麵可以看到東歐國傢齣過一些軟件業的傑齣人纔。包括微軟公司裏麵負責Office係列開發的工程師等。從中有一點啓示就是,東歐和蘇聯重數理的基礎教育還是很有特色的,能夠培養齣人纔,但是需要自由市場來讓這些人纔發揮其能力。軟件通過互聯網傳播應用的速度可是比發展瞭數韆年的全球實物貿易網絡要快得多,所以軟件業和互聯網的發展和創富的速度也比其他的貿易形式快得多。
評分計算機學科中應該有一門叫軟件史的課。
評分計算機學科中應該有一門叫軟件史的課。
評分還行
軟件故事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