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求理博士先後在上海交通大學、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任教。現為香港城市大學建築學專業副教授,博士生導師。薛博士著有《中國建築實踐》 (Building Practice in China)(1999,2009)、《建造革命 – 1980年來的中國建築》(Building a Revolution: Chinese Architecture Since 1980) (2006,2009)、《全球化衝擊:海外建築設計在中國》(2006)、《世界建築在中國》(World Architecture in China) (2010)等書。其研究論文發表於 Journal of Architecture, Journal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Research, Urban Desig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Design, Habitat International, Cities 等國際學術期刊和中國的《建築學報》、《建築師》、《新建築》等雜誌。其論著在海內外被廣泛引用。薛氏的研究興趣為亞洲及大中華當代建築和實踐、高密度環境的設計對策。
发表于2024-12-31
城境 -- 香港建筑1946-2011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買了兼看完了,以連圖帶字這樣寫,比較容易讓讀者全面掌握內容,其中好欣賞第5章,分析本港建屋法例對畫「炒樓」則的影響及第9章剖析「鐵路村莊」的規劃,更是一個提升一個城市運作效率的解決方法;其實不少歐洲地區的建築師(如:庫哈斯)也對香港這些高密度發展手法著迷,如...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本文刊于《香港建筑师学会学报 HKIA Journal》, No.2, June 2015. 描写香港建筑的中英文书籍颇多,但关于建筑学和设计的厚实的书还一直在期盼之中。最近读到薛求理先生的新著《城境—香港建筑1946-2011》,不禁眼前一亮。作者对香港建筑有如此认识, “香港建筑的...
图书标签: 建筑 香港 香港,建筑,城市,殖民地,全球化 城市 建筑理论 城市史 Architecture 历史
面對保存香港建築面貌的迫切性,薛求理博士開展對本港建築的整理和研究。本書由戰後重建說起,細述戰後社會環境如何影響建築發展,包括興建公共屋鷙和大會堂、市政大廈等公共設施;及後探討建築條例如何改變建築物的設計,例如放寬樓宇高度限制和訂立衛生標準;最後解構全球化在香港建築上的烙印,並以不同建築物凸顯本土建築師的水準,講述他們如何克服香港地少人多、山多平地少的難題,造出達國際水平的作品。
简洁明快。要住在港岛才好。
评分前言裡面作者自己講「寫建築的書,一般以作品為主;寫城市建築的書,也多以圖畫為勝。」這本呢,就是作品少,圖也不精。
评分没有买实体书的必要,完全是图片的堆砌,实际的讲解很少=。=
评分以戰後重光作爲介紹的起點,選取各個時間段有代表性的建築物,建築羣。
评分没有买实体书的必要,完全是图片的堆砌,实际的讲解很少=。=
城境 -- 香港建筑1946-2011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