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1903—1950),原名艾里克·阿瑟·布莱尔(Eric Arthur Blair),英国作家、新闻记者、社会评论家。出生于印度,受教于英国伊顿公学,在缅甸当过警察,参加过西班牙内战。还曾流亡伦敦、巴黎等地,做过洗盘子杂工、教师、书店店员。1940年后开始做小说评论员、记者、撰稿人。1950年,缠绵多年的肺病终结了他颠沛流离的一生。 他乐于被文字奴役,却饱受误解与争议,被视为“危险的异端”,同时又被称为“西方世界的良心”,代表作《动物农场》和《一九八四》使其在世界文坛上享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发表于2025-02-02
一九八四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奥威尔在书中得出了一个必将到来的悲观结论,我始终不能明白,为什么多数人总是对此视而不见。 我对于1984的看法是:这是一部极为悲观的作品,那种绝望的悲观如同饥饿,寒冷或者肉体的痛楚,你以为用冷漠可以咬牙坚持过去,但结果只是一再证明自己的软弱无力。 造就那种悲观...
评分这里说的译本分别是董乐山、刘绍铭和孙仲旭的译本,这三个译本流传比较广,质量也都不错。本文试图通过一些译例,结合原文,来简要比较这三个译本。 第一部 第一章 Down at street level another poster, torn at one corner, flapped fitfully in the wind, alternatively co...
评分拿到这一版的《1984》,还没有看到内容就已经感到些许悲哀。悲哀可能就来源于这句“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以1Q84》向《1984》致敬”吧。这部“堪称世界文坛讽喻小说的不朽高峰和里程碑式力作。”竟然首先是以当代流行作家的作品为噱头来推荐,就好比我推荐《西游记》时用“七龙...
评分之前读戈尔丁的《蝇王》后,写了一篇“《蝇王》的末日启示录”,如果说《蝇王》预言的是个人或者精英处于社会而无作为,从而引起民主政治的倒塌,文明社会的崩溃。那《1984》无疑预言了集权共产主义将是人类世界的末日审判。而《三体》中的未来启示则完全是作者刘欣慈从人类...
评分自从一九九零年夏天来美,身不由己一直有国难归。去年十月,有友人约我从华盛顿回北京去讲学,我一口就答应了。 八年中,多少至亲好友一个接一个谢世了。远一些的不说,前年六月,董乐山从北京寄来《汪曾祺悄然归去》的剪报。曾祺和我相知六十多年,九零年夏我离京前曾到他家...
图书标签: 反乌托邦 奥威尔 英国 小说 思想 自由&民主 文学 民主
《一九八四》是世界文坛上著名的反乌托邦、反极权的政治讽喻小说。奥威尔以其深邃的洞察力、超前的预见力和犀利冷峻的文笔,纤毫入微地勾画了一个极权主义的社会图景,构建了一个泯灭亲情、爱情、人性的骇人世界。幻想中窒息黑暗的未来,如同一面无情的镜子,投射着现实的残酷与无奈。奥威尔留下了一个刺向人心深处的巨大惊叹号,警醒着每一个追求自由的灵魂。
历史就是现实,现实害怕历史
评分翻了不下十遍的神作,初读惊艳,再读荒诞,再读可笑,读到最后才发现,我们生活的世界从来便是如此荒谬可笑。 这是一部有“思想”的作品,也是我追寻自由的起源。
评分“谁控制过去,谁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谁就控制过去。”
评分我第一次说出“经典就是经典”这句话
评分自由或是幸福?妈的,我只要一个爱的能力。对于我爱是自由也是幸福。
一九八四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