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 1897—1962)
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意识流文学在美国的代表人物,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瑞典学院对他的评价是:“他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
发表于2025-02-08
我弥留之际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苦难。整本书都是苦难。自己的苦难,他人的苦难。 而苦难的来源是什么,是他人。他人通过言语给主体苦难,也是通过言语给主体赦免。仅仅凭借言语。一句话,让一个家庭中的疯的疯,残疾的残疾,受辱的受辱。一句话,让一个女孩成为妻子,又是一句话,夺走了女孩自己的愿望。大家...
评分没有读前面的序,我并不能完全确定朱厄尔爱马成痴,达尔被外人视为疯子,安斯是个无赖,当然杜威.德尔是个傻又缺爱的丫头,卡什是个呆子。 看了书后,我觉得卡什为木匠活所痴迷,安斯是个最冷血的人,朱厄尔有他的马作为精神依靠,而杜威.德尔呢,正被女性的特色所折磨着...
评分 评分生与死向来是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古今中外的诸多大家也都不遗余力地通过自己的作品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倘若生的尽头是死,那么死的尽头又是什么?对一个人来说,死亡是毁灭还是重生?是逃避还是救赎? 威廉•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就探讨了这一问题:女主人公本德伦...
评分一开始的不完全记录 常非常:今晚讨论《我弥留之际》,关于这本书,我介绍下。它的书名来自荷马史诗《奥德赛》里的一个典故,尤利西斯在冥界遇到阿伽门农的鬼魂,阿伽门农的鬼魂对他说了自己被杀经过,他提到:在我弥留之际,那个长着狗眼的女人,未待我合上眼,就让我到了冥...
图书标签: 威廉·福克纳 美国文学 福克纳 美国 小说 外国文学 文学 意识流
★ “神品妙构”20世纪最佳英文小说
★ 翻译家蓝仁哲弥留呕心译作并长文导读
20世纪美国长篇小说最出色的开篇,属于威廉•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 ——哈罗德•布鲁姆
1929年,威廉•福克纳发誓:“我将要写的这本书,要么让我成名,要么我再也不碰墨水瓶。”这本书他只花了六周的时间就神品妙构出来,它就是《我弥留之际》。书名取自《奥德赛》中阿伽门农被妻子杀害、灵魂到达地府时的台词。
《我弥留之际》令福克纳一举成名,是福克纳“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的重要小说之一。小说由五十九节内心独白构成,多视角讲述美国南方农民本德伦为遵守对妻子的承诺,率全家将妻子的遗体运回家乡安葬的“苦难历程”,被誉为“20世纪美国长篇小说最出色的开篇”。
一次带着理想主义光辉的卑劣出殡,一则人类苦难生活史的寓言。确切的说让我真正开始迷上福克纳的不是《喧哗与躁动》,而是《我弥留之际》。不仅仅是视角上的细密,此篇的文字也更为精妙、坚定,淡化的时代痕迹反则解放了生活本身的普遍感受…平庸、丑陋、苦痛、麻木直至难以置信的巨大隐忍,真正扎根于约克纳帕塔法世系而通往更加广泛的内心感知,贯穿过去、现在与将来。他的文字在坚定践行他掷地有声的宣言:人类不仅仅将延续,还将会获得胜利。
评分幸福对他们来说,就是一副假牙,一个工具包,一匹马,一个玩具火车,还有一次堕胎。
评分好牛逼啊。决定把另一个译本也看了。
评分四颗星给的是原文,任何把文章精读放在序位置,还有题解的版本都因为影响阅读而最多只能给两分! 长短镜头与隔膜陌生化的蓄意处理,浓色块却无法调和的错置感,需要精读很多遍的内涵与外延。
评分从来都没有堕入凡尘。只有地里生长出来的沉沦。恶是天性使然。善是艰难选择或社会认同需要。#早起读完。蓝老师在书前书后划的重点也是醉了。还是再看一会儿雪吧。
我弥留之际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