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葉嘉瑩
中國古典詩詞專傢、詩人。1924年生於北京書香世傢。1945年畢業於輔仁大學國文係,師從詩詞名傢顧隨。1948年畢業後曾在北京的幾所中學任教,1948年隨丈夫工作赴臺灣,曾在彰化女中及臺北二女中任教,1954年起任教於臺灣大學、淡江大學、輔仁大學。1966年應邀赴美國哈佛大學、密西根州立大學任客座教授。1969年定居加拿大,任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1991年當選加拿大皇傢學會院士,是加拿大皇傢學會有史以來唯一的中國古典文學院士。並曾先後被美國、馬來西亞、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多所大學以及大陸數十所大學聘為客座教授及訪問教授。此外,還受聘為中國社科院文學所名譽研究員及中華詩詞學會顧問,並獲得香港嶺南大學榮譽博士、臺灣輔仁大學傑齣校友獎與斐陶斐傑齣成就獎。2012年被中國中央文史館聘為終身館員。
1993年葉嘉瑩教授在南開大學創辦瞭「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捐獻齣自己退休金的一半(十萬美金),設立瞭「駝庵獎學金」和「永言學術基金」,專心緻力於中國古典文學的普及和研究。
中英文著作有: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中國詞學的現代觀》、《葉嘉瑩作品集》等多種著作。
《人間詞話》是重要的文學批評,也是晚清以來最具影響力的著作之一;它的文辭優美,但因解說的方式是傳統的意象式批評,一般人不易讀懂。
在中國的各種文學體式之中,最讓人感到睏惑的就是詞。因為文章可以用於載道,詩可以用於言誌,詞卻很微妙,它師齣無名,不知道它的意義和價值在哪裡。一般來說好詩容易分辨,但大傢卻不知道什麼是好的詞?
詞本來是歌宴酒席之間寫給歌女的歌詞,但好詞卻能寫齣一種不得已的感情,因為詞所錶現的是比詩更為深遠幽微的境界。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提齣境界說為其立論核心,認為作品的優劣、詞品的高低,均從境界齣發;又說宋人的詩不如宋人的詞,是因為宋人寫詞比寫詩更真誠,就是因為脫去瞭「言誌」的束縛。
詩詞大師葉嘉瑩將詞的演變及發展重新梳理,旁徵博引歷代著名詞傢之詞作,以細膩的文字闡述作品中深微幽隱、意在言外的美感,帶領大傢細細吟味那語盡而意不盡的餘韻。
書中特別收錄王國維《人間詞話》石印本,供讀者研讀賞析。
王國維先生的這一著作在我的閱讀接受史中的地位相當於“野馬的繮繩”,以之為轉摺,我開始改變過去信馬由繮、鬍亂進食的閱讀習慣,進而逐步按照學術興趣和研究目標的“預設前景”來進行有係統、有目的、有方嚮的讀書活動。可以說,我的思維模式更傾嚮於舉一反三的延展開放式,...
評分《人間詞話》分兩半讀完,前一半是這樣的:看瞭一半發現實在是知識儲備太少,手邊一個度娘一本書,邊看邊查,坎坎坷坷能啃到一半對我來說已是不易,之後果斷被一句“興趣不如境界直指根本”說帶跑讀《滄浪詩話》去瞭。後一半是這樣的:準備演講時飛速粗讀瞭《審美教育書簡》,...
評分王國維說讀書三境:“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眾裏尋他韆百度,驀然迴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非指讀書,因其還有一句: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不可不曆三種之階級 ...
評分很久瞭,沒有看所謂文學,以緻今天突然觸碰,産生一種陌生的熟悉。 不曉得是不是應該稱作“似曾相識”? 王國維《人間詞話》以三句詞點評人生境界,後人歸之為:知、行、得: 第一種“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 第二種“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評分王國維先生的這一著作在我的閱讀接受史中的地位相當於“野馬的繮繩”,以之為轉摺,我開始改變過去信馬由繮、鬍亂進食的閱讀習慣,進而逐步按照學術興趣和研究目標的“預設前景”來進行有係統、有目的、有方嚮的讀書活動。可以說,我的思維模式更傾嚮於舉一反三的延展開放式,...
唯一的遺憾是這本書為葉先生的講稿整理,不及著書立說的字斟句酌。
评分閤上書籍。得知南開中文係的好朋友真的是因為葉先生的影響纔入讀,莫名開心。佳詞裏裏的幽微,言有盡而意無窮。繼續瞭解其他的作品。
评分閤上書籍。得知南開中文係的好朋友真的是因為葉先生的影響纔入讀,莫名開心。佳詞裏裏的幽微,言有盡而意無窮。繼續瞭解其他的作品。
评分唯一的遺憾是這本書為葉先生的講稿整理,不及著書立說的字斟句酌。
评分唯一的遺憾是這本書為葉先生的講稿整理,不及著書立說的字斟句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