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文】
探索全球文化史 (杰里·本特利 卡伦·乔利)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与世界 (彼得·伯克)
一个中国农民、两个非洲男孩和一位将军:全球微观史试探 (欧阳泰)
博克塞及其葡萄牙海洋帝国史研究 (顾卫民)
建构和争论中的印度洋历史——书写亚洲海洋史的尝试 (朱 明)
耐久的纤维:中华帝国时期的棉纺织品 (宋汉理)
17—19世纪越南会安华人家庭与妇女 (张 侃 壬氏青李)
美国民权运动中的中国因素 (于 展)
1927—1961年瑞典历史教育的国际化改革: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复杂性 (托马斯·尼格伦)
重新将“中国史”置于“世界史”之中——全球史与中国史研究的新方向 (江 湄)
【评 论】
“全球背景下的人生故事”:以传记为方法书写全球史 (布莱斯·科萨特)
近代早期的贸易网络 (阿龙·格雷厄姆)
评罗马与中国比较研究近著两种 (刘津瑜)
【书 评】
评晏绍祥《古典民主与共和传统》 ( 魏凤莲 杨欣帼)
评丹尼尔·沃尔夫《全球史学史》 ( 李俊姝)
评肯尼斯·柯蒂斯、杰里·本特利(编)《世界历史的缔造者:探寻全球史》(李磊宇)
评入江昭《我与历史有个约会:入江昭治史心得》(段旭颖)
评弗雷德里克·斯塔尔《失落的启蒙:从阿拉伯人征服到帖木儿时期的中亚黄金时代》
(何美兰)
评彼得‧高登《世界史上的中亚》 (蔡伟杰)
评艾伦·麦克法兰《现代世界的诞生》(杜宪兵)
评查尔斯·帕克《早期近代的全球互动(1400—1800年)》( 李 珊)
评维克多·李伯曼《形异神似:全球背景下的东南亚(约800—1830年)》(曹 寅)
评格里高利·库斯曼《鸟粪和太平洋世界的开启——全球生态史》 (乔 瑜)
评约翰·麦克尼尔《阳光下的新事物:20世纪世界环境史》 (张娟娟)
评克里斯汀·曼《奴隶制与一个非洲城市的诞生》 (张小敏)
评大卫·阿米蒂奇《独立宣言: 一种全球史》 (王玖玖)
评包乐史《看得见的城市:东亚三商港的盛衰浮沉录》(姜伊威)
评夏伯嘉《利玛窦:紫禁城里的耶稣会士》 (张晓彤)
【学术信息】
《比较:全球史与比较社会研究期刊》介绍 (孟钟捷)
“2013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历史学会分论坛会议综述 (倪滕达)
“网络与流动——第二届全球史学术论坛”会议综述 (王玖玖)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