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榮祖,原籍徽州,1940年生於上海,抗戰勝利後即隨父母移居高雄。1961年颱灣大學畢業,1971年獲美國西雅圖大學博士學位。在美國維吉尼亞州立大學(柏堡)任教三十一年,曾任美中學術交流協會訪問學者,上海復旦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颱灣師範大學、颱灣大學、颱灣政治大學等校客座教授。現任颱灣嘉義中正大學講座教授,颱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谘詢委員,美國維吉尼亞州立大學榮譽教授,紐約Peter Lang齣版社《中國近代史研究叢書》主編。齣版中英文專著十餘種,包括《史傳通說》,《史學九章》,Search for Modern Nationalism:Zhang Binglin and Modern Nationalism(Oxford),A Paradise Lost:the Imperial Garden Yuanming Yuan(Hawaii)等;學術論文五十餘篇;散文集兩種,《學林漫步》與《詩情史意》。
附:
陳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中國現代著名史學傢。先後在日本、德國、瑞士、法國、美國鑽研梵文、巴利文和比較語言學,通曉多種文字。1926年歸國,與王國維、梁啓超、趙元任同為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導師。後任教於國內各大學及香港大學。1949年後,任嶺南大學(今中山大學)教授、中央文史館副館長等職,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學部委員。學識淵博,治學涉獵中外,於曆史、文學、哲學、宗教、語言學等均有造詣,尤精於魏晉南北朝史、隋唐史、濛古史、唐代及清初之文學、以及佛教典籍等研究。主要著述有《隋唐製度淵源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元白詩箋證稿》、《寒柳堂集》、《柳如是彆傳》等。
發表於2025-04-24
陳寅恪評傳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以下自《史學史研究》2004年第一期《汪榮祖教授訪談錄》(記錄著:林華 曉濤)摘齣—— 我那本《史傢陳寅恪傳》最初是1976年在香港齣版,確是最早的一本陳寅恪的傳記,這個初版本篇幅比較小,隻有7萬多字。 1976年的時候,大陸還沒有開放,根本不曉得他晚年還有彆的什麼著作...
評分早聞其名瞭。先生名字中“恪”字發音為“que”,是為對其尊稱。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個特彆之處時,就對先生肅然起敬。 史學傢,我不懂史學。先生艱辛卻堅毅的人生,自由而獨立的學術堅持,這是我心目中的學者。學術,可以不去理會政治。先生真是奇人,看書過目不忘,懂...
評分以下自《史學史研究》2004年第一期《汪榮祖教授訪談錄》(記錄著:林華 曉濤)摘齣—— 我那本《史傢陳寅恪傳》最初是1976年在香港齣版,確是最早的一本陳寅恪的傳記,這個初版本篇幅比較小,隻有7萬多字。 1976年的時候,大陸還沒有開放,根本不曉得他晚年還有彆的什麼著作...
評分早聞其名瞭。先生名字中“恪”字發音為“que”,是為對其尊稱。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個特彆之處時,就對先生肅然起敬。 史學傢,我不懂史學。先生艱辛卻堅毅的人生,自由而獨立的學術堅持,這是我心目中的學者。學術,可以不去理會政治。先生真是奇人,看書過目不忘,懂...
評分他的確是一位大師。 不知道以後還會不會有這樣的天纔,可能會有吧。 這本書寫的倒還是挺好——不過僅僅是從我主觀的角度。因為我沒有詳細考證過陳寅恪先生的生平,所以說,書裏麵寫什麼我就隻好相信什麼瞭。 把這本書讀完瞭,倒是突然想去讀讀那本《再生緣》。不知道跟前的...
圖書標籤: 陳寅恪 傳記 汪榮祖 曆史 W汪榮祖
皮相之論,不足觀也
評分皮相之論,不足觀也
評分紙張不好。內容甚佳。
評分評多傳少 ,作者行文喜用文言,生字也不少。總算讀完瞭,一般吧,已購陳師全集,這本就當參考資料瞭。
評分作者深諳陳寅恪學術,娓娓道來
陳寅恪評傳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