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多布里昂(Franois-Renéde Chateaubriand, 1768-1848),法国作家,浪漫派先锋和优秀的散文家。出身布列塔尼一个衰而复振的贵族家庭,年轻时投身军旅,随其兄进入巴黎社交界,后至美洲游历。法国爆发大革命后,夏多布里昂参加路易十六的勤王部队,失败后旅居英国,以教授法语为生,并开始写作。拿破仑上台后,夏多布里昂一度被任命为驻罗马使馆秘书,后与斯塔尔夫人一道成为反拿破仑集团的中坚人物。
夏多布里昂依据早年社交及游历美洲的素材写成小说《阿达拉》和《勒内》,前者写美洲一未开化部族酋长之女阿达拉已皈依基督教,与另一部族俘虏青年夏克达相恋,因不能与非基督徒结合而服毒自尽;后者写亚美丽对胞弟勒内发生恋情,因恪守宗教戒律而被迫进入修道院,勒内自此孑然一身,飘然遁迹于蛮荒之地。二者均以浓郁的抒情及景物描写见长,而成为法国浪漫派的开篇之作,风靡一时。此后又有续篇散文史诗《纳切兹人》。晚年重要作品则为其倾尽一生心力著成的《墓中回忆录》。
发表于2025-04-10
墓中回忆录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说实话,很久以前就已经拿到了这本书。当然还是我的小牛闪着一脸的“狡黠”偷偷拿到我的跟前。“看,这书名多美”(脸上洋溢着一丝得意)说实在的,当时我可没这样认为。打量了她一眼,觉着又要上套了,呵呵。不过也乐得她没事这番热情就收将下来。 话说来,这诗论是以...
评分对一个时代的祭奠 本书的篇幅在我读过的书中可以占据一个之最的名头,两千页的文本即便对于小说也会显得过于冗长,然而对于人的一生岁月来说已是极大的浓缩。我们从来到去,期间对于这人世每一个凝望都是永恒深重而富含个人意义的,文本所要达到的重述的企图相对显得微...
评分正如夏多布里昂在《墓中回忆录》的尾声所写的那样:“我生活在两个世纪之间,就像在两条河流的汇合处一样。我跳进他们动荡的河水之中,依依不舍的离开我诞生的那个古老的河岸,怀着希望朝未知的彼岸游去。” 这部回忆录历经四十余年的创作,被评论者称为是“一部那个时代的百科...
评分此书是夏多布里昂的代表作。不过说实话,我不太欣赏他的作品。虽然雨果说:要么成为夏多布里昂,要么一事无成。但我还是喜欢雨果的作品(《九三年》《笑面人》百看不厌),更不用说相对于浪漫主义我更欣赏的批判现实主义(巴尔扎克,福楼拜等)。 此书说是回忆录,但更...
评分2004-4-22 下午 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雨果老人家年轻时说的,夏多布里昂是谁我本来都不太清楚。后来才知道,欧洲近代浪漫主义文学的鼻祖就是他老人家。法国也正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当拿破仑兄用武力征服欧洲男人的时候,又来了个夏多布里昂以浪漫征服欧洲的女人了。所以雨果少...
图书标签: 法国文学 夏多布里昂 回忆录 法国 散文 文学 经典 外国文学
《墓中回忆录》为夏多布里昂晚年力作,作者全面回顾自己的身世、经历,尤其法国大革命时期加入勤王部队,兵败后流亡国外,以及保皇、激进各派政治力量的权力角逐,在书中均有生动的反映。作为浪漫派先驱和散文巨匠,夏多布里昂将个人的荣辱与国家命运、宏深的历史背景与当下现实,以及对旧传统的根深蒂固的眷恋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都和谐、巧妙地交织在一起,构成“我生活的时代之史诗”。
本书是夏多布里昂用文字为自己建造的纪念碑,他为此耗费了四十年心力,其间不断磨砺、修改,书中有许多段落都曾在贵妇雷卡米夫人的沙龙中朗读,倾倒一世。夏多布里昂的文笔历来为人称道,一直被视为法国散文的典范。夏氏尝自言:“拿破仑在政治上称霸,我则在文学上称霸。”少年雨果亦曾有言:“要么成为夏多布里昂,要么一无所成。”
因为和夏多布里昂同天生日才虚荣地读了此书……可惜内容比全本少得多。
评分因为和夏多布里昂同天生日才虚荣地读了此书……可惜内容比全本少得多。
评分“女人分娩如同水袋破裂,如果这个女人恰好是夏多布里昂的母亲,那洒落的便是整个海洋。”雨果如是评价这位法国浪漫主义先驱,一星扣在翻译上。
评分【2018读书计划•捌拾叁】有自己背景知识匮乏的原因,应该也有翻译的原因,很难感受这本散文的美。
评分原来只是一个选编本,我其实想借一本全译本。。。读完了,确实很不错。但翻译和装订实在太差。。。
墓中回忆录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