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正清、史景迁之后的西方“新生代中国通”
拉纳•米特,西方新一代中国抗战史研究权威,38岁即成为当时牛津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之一,现任现代中国政治与历史学教授。他在2007年创办的牛津大学中国抗日战争研究中心,2014年升格为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成为西方汉学界的权威研究机构之一。
从2004年开始,他便辗转多国为本书查阅资料,耗时十年才最终完稿。本书一出版即引起西方世界极大反响,赢得《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泰晤士报》《金融时报》等多国媒体盛赞。
发表于2025-02-24
中国,被遗忘的盟友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作为一本综述类著作,本书其实对于各种细节的照顾还是很到位的。篇幅所限,很多方面没有展开。 p40 蒋介石会见了托洛茨基等布尔什维克的显要人物,但对苏共印象不佳。 p50 日本的民族主义汲取了禅宗和日莲宗的教义以及德国“鲜血与祖国”的思想,其非理性和浪漫主义与“泛亚主...
评分明年就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了!这本书是向中国民众提前送上的一份厚礼,值得中国读者笑纳。 应该说现在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书籍已经出了不少了,当然中国人自己出的书籍远远多于外国人写的相关书籍。随着离抗日战争的时间越长,与现实的政治利益关系越来越少...
评分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次生存危机,也是我们所遭遇的最为深重的一场灾难。日本人在中华大地上那种肆意的烧杀淫掠,那种对国人穷凶极恶的杀戮,那种对中国必欲灭之而后快的残忍,为我们留下了最为惨痛的心灵伤痛。然而,随着好段历史的渐行渐远,对于大多数...
评分《中国,被遗忘的盟友》 ——拉纳·米特 文/onlineforever 从一个非中国人的角度写这本书,其实观点早已经是贻笑大方了,但内容却是对不了解那一段历史和经历的人来说,颇为新鲜。自己从来不曾了解过那一段尘封的记忆,就以为那是一个毫无根基的孤岛,殊不知这个暗礁下是惊...
评分作为一本综述类著作,本书其实对于各种细节的照顾还是很到位的。篇幅所限,很多方面没有展开。 p40 蒋介石会见了托洛茨基等布尔什维克的显要人物,但对苏共印象不佳。 p50 日本的民族主义汲取了禅宗和日莲宗的教义以及德国“鲜血与祖国”的思想,其非理性和浪漫主义与“泛亚主...
图书标签: 历史 二战 中国 抗日战争 中国近代史 近代史 战争 民国
有2017年2月第6次印本
这本书以简短的叙述勾勒出了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一直到抗日战争结束中国的广阔社会景象。本书的叙述采用了内外两条线路,内线即以蒋介石、毛泽东和汪精卫为线索,描述战时中国内部的局面,外部则已日本、美国、英国和苏联,兼论中国战时的外交政策。总的来说,算是通俗易懂,而且不乏趣味性,但是在关键的地方很少给出概念性的结论,多数以人物语言细节为主,很难给人一种纵览大局的感觉。此外,翻译也是一个非常巨大的问题,文中多次将Republic of China(中华民国)翻译成共和国,实在让我费解翻译之人的历史素养。如果想大致了解一下抗战的整个进程,就可以翻一下。
评分很棒。第一个西方学者专门论述中国的抗战,有正面和积极意义。
评分整本书大概是花了140多天看完,图书馆超期110多天也是非常能拖了。托高中历史课每天摸鱼的福,这本书算是某种意义上帮我在补课了。而且英国人视角来看某些历史事件,会觉得角度不一样很新鲜。
评分推荐序说打破了“欧洲中心主义”。可是Mitter得出的结论:国民党政权艰难维系到1945年,之所以最终灭亡,并不是因为盲目地反共、拒绝抗日,也不是因为愚蠢或原始的军事思想作怪,而是源于内外交困以及不可靠的西方盟友。(P19)。另外,刘震云怎么成了历史学家?(p266)。总而言之,可读性很强,但是有不少错误。
评分中国抗战角色的遗忘,大部分源于冷战原因。
中国,被遗忘的盟友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