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亮,文学博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专注于视觉艺术与科学的关系以及中外艺术交流。
发表于2025-02-24
十七世纪欧洲与晚明地图交流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十七世纪欧洲与晚明地图交流》小书评 这本书郭亮老师写的趣味性很浓,字里行间透露着对于主题的真切好奇与关照。例如开篇不久说道,“如果说有史以来,地球表面的大陆、海洋结构没有发生过巨大变更的话,那么地图本身的变化就极为有趣……世界轮廓以各式各样的方式为人所知、...
评分《十七世纪欧洲与晚明地图交流》小书评 这本书郭亮老师写的趣味性很浓,字里行间透露着对于主题的真切好奇与关照。例如开篇不久说道,“如果说有史以来,地球表面的大陆、海洋结构没有发生过巨大变更的话,那么地图本身的变化就极为有趣……世界轮廓以各式各样的方式为人所知、...
评分《十七世纪欧洲与晚明地图交流》小书评 这本书郭亮老师写的趣味性很浓,字里行间透露着对于主题的真切好奇与关照。例如开篇不久说道,“如果说有史以来,地球表面的大陆、海洋结构没有发生过巨大变更的话,那么地图本身的变化就极为有趣……世界轮廓以各式各样的方式为人所知、...
评分《十七世纪欧洲与晚明地图交流》小书评 这本书郭亮老师写的趣味性很浓,字里行间透露着对于主题的真切好奇与关照。例如开篇不久说道,“如果说有史以来,地球表面的大陆、海洋结构没有发生过巨大变更的话,那么地图本身的变化就极为有趣……世界轮廓以各式各样的方式为人所知、...
评分《十七世纪欧洲与晚明地图交流》小书评 这本书郭亮老师写的趣味性很浓,字里行间透露着对于主题的真切好奇与关照。例如开篇不久说道,“如果说有史以来,地球表面的大陆、海洋结构没有发生过巨大变更的话,那么地图本身的变化就极为有趣……世界轮廓以各式各样的方式为人所知、...
图书标签: 地图 历史 明清史 中西交流 地理 科学史 文化 近代史
地图的历史反映着人类的历史。本书以17世纪耶稣会来华传教为历史背景,描述了欧洲与中国晚明时期地图的渊源与演变、它们的科学基础以及艺术表现。传教士们试图学习中国地图的绘制方法来绘制世界地图,而晚明的中国学者也在自己的著作中将西方地图摹刻下来。往来间,反映出当时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
几千年来,人类以多元的模式来绘制地图、展现和认知地图,并用于各种各样的目的,它既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也是一个充满风景和智慧的宝库。本书以17世纪耶稣会来华传教为历史背景,描述了欧洲与中国晚明时期地图的渊源与演变、它们的科学基础以及艺术表现。中国与欧洲地图交流始于晚明,耶稣会士在传教过程中意外发现晚明人士热衷于了解欧洲的《世界地图》,传教士们试图学习中国地图的绘制方法来绘制世界地图,而晚明的中国学者也在自己的著作中将西方地图摹刻下来,一来一往,交流的印记深藏在地图微观的痕迹中。尺幅之间,展现出他们优雅的策略和对地图图像的传奇演绎。
作者选题的考虑说白了还是从科学和艺术两大动因比较中西方(晚明时期)制图史。这个主题总感觉依然绕不过李约瑟难题,或可搭配《文明的滴定》食用,这样带着一定思考再读这本书,关注的问题会更集中些,不然地图学、地志学和水文学知识混杂一起,确实漫无边际。其实李约瑟也有过类似疑问,以地图学角度具体来讲,即西方制图学早先重视的是装饰价值和宗教象征,在由技术接管艺术前,中国人其实在测绘手段和实用性上并不落后,那么为何没有先于西方在漫长的中世纪后率先掌握经纬度和投影法。本书作者解释为是因为中国古代重历史文献却没有形成固定的学术传统,也缺少专业学者、制作商、测绘师、收藏家和赞助人等职业,无论海图还是方志都得依附官方政治和国家意识,全球视野不足。作者为此在文献引证和图像材料上做了大量功课,就是东拉西扯,少了些创见。
评分读完此书,大概能够判断,我国目前的图书印刷水平,已经有极大的提升,自然,这也就意味着图书价格的上升,我们最好接受这个局面,因为这可能意味着对低劣阅读的无声抗议。回到本书,用图多新鲜,可见作者对史料之掌握,基本合格。对历史之梳理,无论就中还是就西,都称得上中规中矩。尤其以地图交流作为史学研究的切入点,来呈现17世纪前后中西在科学、技术、艺术上的差异和互通的可贵尝试,角度还是迷人的。但在论述中,多引用,少独创,未免是一个遗憾,但这是本土历史研究者在涉及西方史料时的常规弱点,我们也无需过分苛求。
评分没啥用。
评分没啥用。
评分作者选题的考虑说白了还是从科学和艺术两大动因比较中西方(晚明时期)制图史。这个主题总感觉依然绕不过李约瑟难题,或可搭配《文明的滴定》食用,这样带着一定思考再读这本书,关注的问题会更集中些,不然地图学、地志学和水文学知识混杂一起,确实漫无边际。其实李约瑟也有过类似疑问,以地图学角度具体来讲,即西方制图学早先重视的是装饰价值和宗教象征,在由技术接管艺术前,中国人其实在测绘手段和实用性上并不落后,那么为何没有先于西方在漫长的中世纪后率先掌握经纬度和投影法。本书作者解释为是因为中国古代重历史文献却没有形成固定的学术传统,也缺少专业学者、制作商、测绘师、收藏家和赞助人等职业,无论海图还是方志都得依附官方政治和国家意识,全球视野不足。作者为此在文献引证和图像材料上做了大量功课,就是东拉西扯,少了些创见。
十七世纪欧洲与晚明地图交流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