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暉臨,北京大學社會學係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博士,哈佛燕京訪問學者。
本書以作者在安徽南部自然村——汪傢村前後長達10年的田野調查為基礎,講述瞭一個集體製度(人民公社製度)如何形成的故事。作者認為,集體製度雖然由國傢推動和組織,帶有很大的強迫性,但是農民並不是完全被動的接受者,他們被裹挾到集體化的大潮中,同時,也以自己的方式、沿著符閤自己利益的方嚮推波助瀾,甚至在可能的範圍內調整和改變瞭潮流的走嚮。
發表於2025-02-02
通嚮集體之路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看瞭一半,該書內容離我的期望太遠瞭。 而且,有不少錯彆字和不規範之處,對社科文獻的編輯水平很失望。 舉幾個栗子。 扉頁上是“功夫帽子”,P82是“工夫帽子”。 P12,“維特將近三十年”這一句讀不通。 “吃好喝好”,有好幾處都寫成瞭“吃豪喝豪”。 P166,“忠誠”寫成瞭...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圖書標籤: 社會學 社會史 人民公社 盧暉臨 集體 文化社會學 曆史 中國
不做讀書筆記的下場就是感性的感覺多過能記住的知識
評分文獻迴顧和大綱思路清晰,可以做寫作的模闆。但是對部分文獻的整理上不敢苟同。把集體製度的失敗歸為人性-平均主義-意識形態這條路徑,從農民與農民的“弱者的鬥爭”視角來解釋,看似文化視角怎麼越讀越像是理性社會人的視角瞭。社會分化的文化網絡這個網絡在解放之後體現在哪裏呀?多處齣現相同的大段話…還有錯字…
評分這誰校對的……
評分方法極好,結論大有啓發
評分很好,但有一點,不管是理論框架、田野還是結論都顯得很“硬”,很“強”,甚至是有種為瞭證明而證明,逆著邏輯鏈條反推的感覺。
通嚮集體之路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