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塑“新人”

形塑“新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余敏玲,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紐約大學歷史系博士,政治大學俄文系副教授

專長領域:中俄關係、俄國文化史,目前進行之研究計畫: 莫斯科中山大學、向蘇聯學習。

出版者: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作者:余敏玲
出品人:
页数:405
译者:
出版时间:2015-3
价格:NT$4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860445343
丛书系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
图书标签:
  • 历史 
  • 中共研究 
  • 政治社会学 
  • 海外中国研究 
  • 社会学 
  • 政治学 
  • 中国当代史 
  • 极权与威权政权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書從政治、外交、社會和文化的多重視角,闡析中共如何借鏡蘇聯經驗,運用小說、教科書、歌曲、電影等媒介及勞動模範和女拖拉機手典型,塑造「新人」;傳播「新人」必須具備的條件,包括站穩無產階級立場,實踐黨國至上、集體為重、勞動光榮和男女平等諸多觀 念。蘇聯經驗是毛澤東時代中共施政的重要參照座標;但隨著中蘇關係從蜜月到反目的翻轉,中共宣傳「新人」的重點也隨之產生變化。全書藉由比較與對照中蘇風俗習慣、國家發展,以及領袖觀念與價值偏好,分析蘇聯經驗在中國發生變化的背後成因,進而討論斯大林模式在中國的適用性。毛澤東不斷強化階級鬥爭的觀點和政策,是對斯大林模式的重大修正。此外,研究中共所宣傳的新人觀,也有助於了解紅衛兵在文革前十七年的養成教育,以及毛澤東政權的本質。毛時代中共對「新人」的宣傳,造成二元對立的價值觀,其影響至今猶見。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本书着手处理的问题全写在了书名上,主要是以我党建政以来的塑造“新人”的宣传方式为引子,上接苏联宣传经验的适用性,下启我党宣传方式的多面性,并基于史料试图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 本书的篇章结构主要由导论、七个主要章节与结论组合而成。其中,一、二、六、七这四...

评分

本书着手处理的问题全写在了书名上,主要是以我党建政以来的塑造“新人”的宣传方式为引子,上接苏联宣传经验的适用性,下启我党宣传方式的多面性,并基于史料试图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 本书的篇章结构主要由导论、七个主要章节与结论组合而成。其中,一、二、六、七这四...

评分

「形塑」大陸政治 ——關於《形塑「新人」:中共宣傳與蘇聯經驗》等台灣「大陸研究」著作 大陸研究一直都是台灣學界的一個重點,當然這些研究的出發點各有不同。但是,其中充斥著大量莫名其妙的政治「研究」——甚至可能連研究都談不上。走近普通書店「中國(兩岸)政治」書櫃...  

评分

本书着手处理的问题全写在了书名上,主要是以我党建政以来的塑造“新人”的宣传方式为引子,上接苏联宣传经验的适用性,下启我党宣传方式的多面性,并基于史料试图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 本书的篇章结构主要由导论、七个主要章节与结论组合而成。其中,一、二、六、七这四...

评分

本书着手处理的问题全写在了书名上,主要是以我党建政以来的塑造“新人”的宣传方式为引子,上接苏联宣传经验的适用性,下启我党宣传方式的多面性,并基于史料试图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 本书的篇章结构主要由导论、七个主要章节与结论组合而成。其中,一、二、六、七这四...

用户评价

评分

2.5。乍一眼话题都很新鲜,但基本上都是以一个常见的极有问题的判断作为组织材料的和推进论述基点,导致很多论述看上去材料多,却都是非历史的,时不时还透露出冷战分断下对50-70年代的优越感。。。

评分

史观并不新,也就是说,读完这本书并没有对我过去的历史观念造成多大的冲击,这是最为遗憾的地方,虽然我也承认作者对材料的网罗可谓广博。集体主义是一种渗透到生活方方面面的意识形态,其威力之大,不可小觑。但这种威力终究难以长久,作者所注意到的女拖拉机手,最终沦为政治宣传的工具,而不能广泛扎实地应用于农村生活就是个典型的例子。申纪兰当年竟是以呼吁同工同酬而知名的,到今天真是沧海桑田啊。

评分

硕士生时就和余老师探讨过,现在终于成书了,一定要收一本!

评分

隔岸观火自认解惑,徒据其表不明就里。专注中苏比较影响材料选取,隔断本土传统忽略整风土改。宣称眼光向下新史观,实留自上而下旧框架。理论单薄,询唤概念孤悬无着;维度拓展,性别爱情浅层铺叙。横面史料广收博取有梳理填补之功,深度个案踪迹不见无形塑过程分析。可佩,颇憾

评分

作为历史学者研究宣传,突出之处在史料的搜集和解读(有人批评作者做得还不够,未考虑这些资料的难度)。而从传播学的角度审视,作者确实不太善于处理这方面的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