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1667—1745)是17至18世纪英国文学的重要作家、讽刺文学的代表,其作品多种,包括散文、诗歌、政论等,但至今只有《格列佛游记》为中国读者熟知。
译者李春长(1974—),江西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致力于英美文特别是诗歌的研究。曾在《外国文学》《中山大学学报》《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十几篇,译著两部(培根《论古人的智慧》,斯威夫特《图书馆里的古今之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一项,担任本科生、研究生课程。
发表于2024-11-21
图书馆里的古今之战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标签: 斯威夫特 政治哲学 文学 外国文学 经典与解释 乔纳森·斯威夫特 小说 英国文学
按照常见的欧洲文化史分期,文艺复兴接下来是启蒙运动,这两个思想文化运动之间具有内在的连带关系。这种文化史分期观不仅塑造了西方人的欧洲文化史“常识”,也塑造了中国学人对西方近代文化史的认识。然而,由于这种分期观忽略或者说删除了“古今之争”这一发生在文艺复兴至启蒙运动之间的重大文化事件,在欧洲知识人(更不用说在中国知识人)的西方近代文化史“常识”中就不会有这样的常识:“古今之争”不仅堪称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三足鼎立的文化思想史事件,甚至堪称西方近代史上更具标志性的文化事件。如果我们不熟悉“古今之争”这一历史事件,难免很难透彻理解文艺复兴尤其启蒙运动的性质。
西方文明史上的“古今之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狭义的“古今之争”指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欧洲知识人持续半个多世纪(一说持续整整一个世纪)的论争——广义的“古今之争”得从15世纪的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算起,一直贯穿到当代。狭义的“古今之争”起初几乎同时在巴黎和伦敦爆发,两个战场很快融为一个战场,并向欧洲其他学问城市蔓延。
在巴黎,“古今之争”围绕荷马展开,主要引向了这样一个问题:就文学成就而言,今人是否不能超越古人,是否一定得模仿古人;与此不同,在伦敦,坦普尔的《论古今学问》虽然也提到作诗,但明显更关心古今之争与政治制度乃至文明形态的关系问题。古今之战的战火刚刚在伦敦点燃不久,坦普尔就去世了,斯威夫特作为坦普尔生前的秘书,接续了这一论争,并且其焦点更多地转移到对古今政制的比较上来。
《图书馆里的古今之战》这部斯威夫特文集除首次翻译《论雅典和罗马贵族与民众的竞争和争执及其对两国的影响》和《书籍之战》外,还提供了《木桶的故事》的新译本,另附几则相关文献,以及沃顿对《木桶的故事》的反驳。随着我国学界古典研究的兴起和发展,斯威夫特的作品不会再仅仅是“中学语文”推荐读物,而是我们更透彻地理解西方“古今之争”的门径。
——刘小枫
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是17至18世纪英国文学的重要作家、讽刺文学的代表,其作品包括散文、诗歌、政论等,但至今只有《格列佛游记》为中国读者熟知。这部斯威夫特作品集,除首次翻译《论雅典和罗马贵族与民众的竞争和争执及其对两国的影响》和《书籍之战》外,还提供 了《木桶的故事》的新译本(从Walsh编本的150余页注释中选译了少量注释),另附沃顿对《木桶的故事》的反驳,以及几则相关文献。
这本书太太太太太有趣了!手不释卷,虽然对基督教和宗教改革没有那么深刻的认识,不过拓宽了我的知识。木桶的故事,宗教改革三兄弟,图书馆里的古今之争(精彩程度无与伦比),蜜蜂与蜘蛛。加深了我之前的判断,即亚里士多德开启了现代性的裂缝。只是,我不太清楚,崇古派最后都回向了柏拉图吗?当然,斯威夫特反对民主制是基于英国的历史基础的,不过他的理想政治模型的来源恐怕正是柏拉图,他提出了以平衡为基点的君主制,从那个被推上断头台的皇帝到克伦威尔,也许是短暂的教训,不过君主立宪制似乎也印证了这个崇今派取得绝对胜利的现代国家的古典性?既不懂历史又不懂政治,我只能说这本书真的好好看了(♡˙︶˙♡)
评分斯威夫特的讽刺功底一流,为戏仿伊利亚特的那一段加一星
评分刘小枫做的长序可以一读,有助于了解古今之争。至于后面那几篇的那些注释,我是有点将信将疑……
评分深刻披露了讽刺小说的背景,对其的思想和创作过程详细进行了分析和教授,而且不同于那些教科书,它非常具有象征意义,学到很多东西而且很快乐,我想唯一的缺陷是非功利者所能理解吧
评分最好看的是刘小枫那篇序和《书籍之战》吧,《木桶的故事》太奇怪了。
图书馆里的古今之战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