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贝托·波拉尼奥(Roberto Bola·o,1953—2003)出生于智利,父亲是卡车司机和业余拳击手,母亲在学校教授数学和统计学。1968年全家移居墨西哥。1973年波拉尼奥再次回到智利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却遭到逮捕,差点被杀害。逃回墨西哥后他和好友推动了融合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以及街头剧场的“现实以下主义”(Infrarealism)运动,意图激发拉丁美洲年轻人对生活与文学的热爱。1977年他前往欧洲,最后在西班牙波拉瓦海岸结婚定居。2003年因为肝脏功能损坏,等不到器官移植而在巴塞罗那去世,年仅五十岁。
波拉尼奥四十岁才开始写小说,作品数量却十分惊人,身后留下十部小说、四部短篇小说集以及三部诗集。1998年出版的《荒野侦探》在拉美文坛引起的轰动,不亚于三十年前《百年孤独》出版时的盛况。而其身后出版的《2666》更是引发欧美舆论压倒性好评,均致以杰作、伟大、里程碑、天才等等赞誉。苏珊·桑塔格、约翰·班维尔、科尔姆·托宾、斯蒂芬·金等众多作家对波拉尼奥赞赏有加,更有评论认为此书的出版自此将作者带至塞万提斯,斯特恩,梅尔维尔,普鲁斯特,穆齐尔与品钦的同一队列。
发表于2024-12-22
智利之夜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真实而温柔。波拉尼奥的文笔非常,非常美,正是那种绝望而苍凉的拉美风格(尽管这个故事并不发生在田野中)。整个故事比较连贯,没有断续的情节,而是一个人死前持续的、长久的对自我和世界的怀疑。那些以高尚和正义之名所进行的画面,那些以自由和更好的世界之名所进行的故事...
评分 评分极为致密,迅猛,真诚的风暴式写作,与其说是一场暴雨,毋宁说是一次冰雹,狂野(甚至称得上癫狂)地,骤然地降临。叙述的密度之大,速度之疾,仿佛一次令人失魂的巫术,又仿佛一次次在幽暗密闭又空旷的建筑中的穿行,而我们知道它将用死亡、痛苦和灾难令我们心碎。 我并不觉得...
评分 评分整个描写都是絮絮叨叨并且似梦似醒不知虚实的状态,我感受到他的很多引用,也感觉到他的意有所指。中间我中断了读了两本别的书,但是返回来继续读还是能感受到他不留余地一口气讲完的文学功底,尤其是最后的三分之一,能感受到转折和节奏。但是我总感觉我并没有十分完全明白,...
图书标签: 罗贝托·波拉尼奥 拉美文学 智利 小说 波拉尼奥 外国文学 拉丁美洲文学 文学
本书主人公塞巴斯蒂安·乌鲁提亚·拉克鲁瓦,是一位神甫兼文学批评家,天主教主业会的成员,同时还是一位平庸的诗人。因为坚信自己即将死去,发着高烧的他在短短一个晚上的时间里,对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那些时光一一进行了回顾,尽管事实上,随着夜晚的加深,他的热度降了下来,而他那一连串的胡言乱语也随着一些冷冰冰的人物的登场而得到了缓解。
还是那一颗遥远却仍未陨落的智利星辰吗?
评分1.原名shit storm被出版人说服改名。2.farewell家见聂鲁达之后,主角的后半生一直在叩问“索尔德罗在哪?”权利与诗歌之间的抉择。主角是教父与诗人也是这一矛盾的象征。第一次精神崩溃后的欧洲教堂巡礼,神父们养猎鹰杀鸽:教宗的权利杀害着圣灵象征的鸽子。第二次精神崩溃期间从阿连德到皮诺切特上台,文学成了逃离现实的庇护所。教授将军马克思主义,武装上位者却专注于对文化的澄清。farewell作为智利最出名的文学评论者表现出的仅是妒嫉:权力。女作家的城堡文人聚集地,地下室却是秘密警察审讯地。那业已衰老的年轻人就是主角的分身,审视并厌弃一切。智利式的文化宽慰:在比对中获得满足。智利式的文化创作:假装真实并不存在。3.神奇的是波拉尼奥所书写的一切残酷事实,都无可抑制地带着神棍向的浪漫主义色彩。
评分一个行将就木的神父的回忆录,一场穿梭时空凝聚历史的头脑风暴。这是本有着奇特的时间流速的小说,一般长篇才能带给人的时光流逝之感,波拉尼奥用这本薄薄的小书做到了。好看,信息量大,还并非浮光掠影。建造英雄岭的鞋匠、猎鹰神父的巡礼、文学沙龙地下室里的弥留之躯,这些令人过目难忘的故事,借由作者极度诗化、寓言性的语言,几乎焕发出隽永的历史微光。我对智利的历史一无所知,而好的文学作品会把我们带至历史无法到达的地方。
评分个人口味原因吧,不太喜欢
评分个人口味原因吧,不太喜欢
智利之夜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