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兆武,1921年生于北京,原籍湖南,西南联大历史系毕业。曾任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德国马堡大学客座教授。多年致力于中国思想史、西方思想史、历史哲学的教学与研究。译述康德、卢梭、罗素、帕斯卡、孔多塞等西方思想家的学术经典20余种。论著先后结集为《历史与历史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历史理性批判论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中西文化交流史论》(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等。
发表于2025-04-10
上学记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有一瞬间,强烈的绝望。那种明知不可挽回,却执意向往,最终不复存在的,而带来的不可阻挡的失落与绝望。我向往的大学,我意境中构画的求知的生涯,我希望的那样可以毫无顾忌的谈古论今的环境,我以为的纯粹的学识辩论的年代,只能永远的停留在历史里,掩埋在翻过的书页里...
评分从作者口述中说话的方式,及一些作品外的为人方式。可以推断他是一个实在而无太多功利的人,对各种事情心中有自己的看法与富含个人感情。这样的人讲故事,谁会不爱听呢? 看无功利的书,可以很轻松,我看它就只是随便翻翻,不过后来就不想放下了,没事时就会想到看它。题外话,...
评分可能人都有爱听故事的本能,尤其是老者的那些“很久很久以前”的回忆,因为年代的久远,和时代的大变迁,平静的叙述也带有传奇的色彩。而这本《上学记》,读起来就让人有一种冬日暖阳般的亲切感,花了两天读完,收获的不仅是流畅的阅读体验,更多的是中途从书页上抬头停顿时...
评分老滑头,不是贬义,是夸奖。原因有三 1.老头还有一本上班记写好了,但是不发表,寓意深刻啊。以后的让写也不写。 2.老头写西南联大的那个自由氛围,那个社会情况,还有在北京读书阶段北洋军阀时期等等的时代,与现在很好比较。但是老头不给结论,滑头。 3.老头搞人文科学,49年...
评分《上学记》看完以后,我老有种感觉萦绕很久,但是不知道怎样表达。怎样说都跟我感受到的不太一样。怎么说都只是一部分。今年,从一个大企业里辞职出来,做一种接近公益性的工作,从那种凡事都求利润回报的气氛里脱离出来;周围的人更加多样化、思想更加自由,这些,可能都促成...
图书标签: 回忆录 中国文学 短篇 小说 人文社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鹿桥 传记
《上学记》是著名学者何兆武先生的个人口述史。何先生生于1921年,在北平读小学和中学,在西南联大读大学和研究生,共七年,读过四个系,之后在清华大学任教。《上学记》写的就是何先生1949年以前的求学生涯,其中西南联大的七年是主要篇幅。何先生以治哲学史和思想史的思想底蕴,以谦和率真的学者姿态,以历史亲历者的回忆和感受,讲述在特殊的年代,尤其是抗战烽火中,一代人的青春和理想、知识和风雅。书出版后,好评如潮,当然也引起了一些争议。但何先生说:“为尊者讳、为贤者讳,并不是真正对人的尊重。一个人的思想本来是活泼的、与时俱进的,又何必一定要把它弄成一种思想上的木乃伊,让人去顶礼膜拜呢?”
对于今天的读者而言,《上学记》不止是一本口述史,更是一本打开历史之门、知识之门,乃至真理之门和思想之门的启蒙之书。当然,该书也因对某些老师的个人感受和真实评价而引发争议。
有评价将何兆武的《上学记》、齐邦媛的《巨流河》和王鼎钧的“回忆录四部曲”并称为“海峡两岸知识分子的必读书”。
2019831越界购买~2019915读完,很好读的书~说不上来的滋味,自由,没有那么大的控制,才会寄予人不一样的天地~活下来的人精神都幻灭了嘛?又如何重建呢?上班记何时能发行呢?人与天地随水消逝,而已~保持距离的存在~
评分旁观那个黄金年代:……并没有一种失败主义的情绪流行。大家总是乐观地、天真地,并且理所当然地认为,战争一定会胜利,而且胜利以后会是一个美好的世界,一个民主、和平、自由的世界……可是本书最后何老也感慨,没想到会有那么多的曲折
评分关于西南联大师生的一些篇幅最有趣味。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由于时代、风俗、文化上的差异,生活细节上的回忆未必能引起很深的共鸣,但有些心境上的相通是可以跨越时空的。何老认为在西南联大的七年是一生中最惬意的时光,我也不禁想起了在校园中漫步的日子。能够沉浸在书海中自由自在地阅读,这种感觉真是美妙到了极致,真怕以后难再拥有。另外我很欣赏何老为人处世的态度,“散漫”往往很难做出什么成绩,这对于何老当然是自谦的话语,对于我来说则恰如其分。希望有空能阅读另一位何先生的回忆录。
评分几十年的世态沉浮在他眼中就像一个鱼缸,金鱼海藻一目了然。
评分回忆录最好的一本,对民国教育的叙述和分析都很不错。
上学记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