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传统

古典传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吉尔伯特·海厄特(Gilbert Highet,1906—1978年),苏格兰裔美国古典学家、评论家、文学史家。1938年任哥伦比亚大学拉丁语和希腊语系主任,1950年任拉丁语言与文学安东讲座教授(Anthon Professor)。海厄特一生致力于古典文化的教学与研究,主要著作有《荷马概论》(An Outline of Homer,1935年)、《古典传统》(The Classical Tradition,1949年)、《教学的艺术》(The Art of Teaching,1950年)、《讽刺文学的解剖》(The Anatomy of Satire,1962年)。

王晨,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译作有《黑死病》、《骑士之爱与游吟诗人》、《论欧洲》、《拷问法国大革命》等。

出版者: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作者:[美]吉尔伯特·海厄特(Gilbert Highet)
出品人:后浪
页数:640
译者:王晨
出版时间:2015-10
价格:7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5025840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古典学 
  • 文学 
  • 文学史 
  • 历史 
  • 比较文学 
  • 文学理论 
  • 外国文学 
  • 吉尔伯特·海厄特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哈佛、耶鲁、普林斯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联合推荐

比较文学领域、古典文化接受史领域里程碑式著作

一部紧扣主脉、细节饱满、层次丰富的西方文学史

【推荐】

海厄特的大著是一部地道的欧洲文学史,它当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欧洲文明,但在我看来,这部出色的著作其实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文明。

——刘小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山大学“逸仙学者”讲座教授

我希望海厄特的中国读者通过这本著作,让“我们”的文化也“从希腊人那里学会了思想生活的重要性……和唯一不朽的财富:灵魂”。

——雷立柏,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海厄特不太可能把我看做他的天命读者,但在《古典传统》出版六十年后重读本书时,书中在记录古典作品对西方文学之影响时的出色编排和细节仍让我像当年一样钦佩。我与海厄特只有一面之缘,但暮年的我仍然对他的学识和热情心存感激。他的书仍然活着,并将继续活下去。

——哈罗德·布鲁姆,耶鲁大学斯特林人文学讲座教授

重读海厄特的《古典传统》,我再一次感受到了它的魔力。与库尔提乌斯的《欧洲文学与拉丁语中世纪》一样,本书是古典学在20世纪中叶那个特定时代的一座丰碑,它饱含人文精神,立足保守态度,致力于复原遭遇纳粹暴行后显得分崩离析的西方文明。广博的内容和宏大的概览赋予了其力量。

——斯蒂芬·格林布拉特,哈佛大学约翰·科根校级特聘人文学讲座教授

自六十多年前海厄特的著作第一次出版后,它仍是希腊罗马文学在后世的全部故事的最佳单卷本指南。《古典传统》充分展现了这段千年历史的复杂性:海厄特不仅描绘了古典著作如何塑造了后世的读者,还告诉了我们中世纪及现代的作者如何利用古典元素创作出自己的独特作品。博学、妙语频出、恪守人文主义,海厄特的著作既全面又好读。

——安东尼·格拉夫敦,普林斯顿大学亨利·普特南校级特聘历史学讲座教授

【编辑推荐】

⊙ 本书出版以来60多年间被翻译成多种欧洲语言与日语,早已奠定了学术经典的地位。

⊙ 本书勾勒了古典传统影响西欧和美国文学的主要途径,范围宽广;重要作家和作品被放在与古典文化的关系下进行检视,具有其他文学史难以企及的深度。

⊙ 全书语言博雅晓畅,没有当代文学评论的学术黑话,稍具文学史常识即可顺利阅读。

【内容简介】

本书自1949年出版以来,陆续被翻译为多种欧洲语言及日语,是比较文学领域赫拉克勒斯式的壮举,也是古典文化接受史领域的里程碑式著作。

本书的主旨是勾勒希腊语和拉丁语传统影响西欧与美国文学的主要途径。以此为线索,作者带领读者对西方文学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全书自古希腊罗马文明的衰亡和日耳曼蛮族文学在“黑暗时代”破土而生写起,描绘了直到20世纪初西方文学的发展脉络,涉及众多的人物与主题。书中谈到了奥维德对法国中世纪文学的影响、乔叟对维吉尔和西塞罗的借鉴、文艺复兴时期基督教文学与“异教”文学对抗、巴洛克时期对塞内卡的模仿及讽刺作品的重生,经过革命时代灿若星河的天才,最终落脚在现代主义的诞生和成型。

全书以博雅晓畅的语言写成,没有现代文学批评中充斥着的学术黑话,作者以轻柔而富有魅力的语调,将贯穿在西方文学传统中的核心主线向读者娓娓道来。这也许不是面面俱到的文学史,却是一部紧扣主脉、细节饱满、层次丰富的立体的文学史。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在中国晚近那么多那么多做学问的人物里面,谁地位最高,最牛呢,一听他名字就想献上膝盖咩?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与之同类的诸多阴险问题都具有和“快淹死的新娘和丈母娘先救谁”相同的钓鱼性质,包藏祸心,可以迅速起到扩大知名度,提高点击率,赚取广告费,唾沫星子淹死...  

评分

首先要说,此书真是佳作佳译,实在难得。力荐。 译者从85年修订后的本子译出;我手头正好有49年版的英文本,读的时候中英文穿插看的,并不是严格的校读。发现了一些两版不同的地方,列出来。偶尔发现的几只小虫,也列出来,不妥之处请指正。以下页码按照 中译本页码/英文本页码...  

评分

我们走过了漫长的旅程。沿着希腊和罗马传统在文学中开辟的长河,我们从它与近代欧洲生活的第一次交汇开始,穿越了黑暗时代的森林和荒野,领略了因为得到它的滋润和美化而更加柔和的中世纪风光,进入了一片鲜花盛开和硕果累累的盛夏世界,那就是极为多产的文艺复兴时期;...  

评分

或许,《古典传统》需要用几十年的时间来完整地消化;而理解完正文后面提供的接近200页的注释更需要具备相当扎实的古典文学功底和足够的天赋用以领略冰川背后的广袤极地。在我第三次读完《影响的剖析》和《西方正典》后,我愈加敏感地感受到到在译者转译的文字背后海厄特和布鲁...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如神游历史长河,从上古希腊-罗马之追求自由、秉持善美的不息火焰,穿越黑暗时代,领略文艺复兴,巴洛克逸出,浪漫主义席卷,直至走向多元,希-罗精神穿透千年的厚重时光之尘,其最大成就——美感作为一种批判性、创造性的能力得以重生并衍生发展,其盛大荣光泽被后世,铸造“唯一不朽的财富:灵魂”。文艺复兴无疑是分水岭,对古典文本的借鉴模仿与古为今用,与本地素材融合,整合成恢宏诗篇,古典精神在代际间的传承脉络梳理得极为清晰,且有大量文本考据作为支持,庞杂磅礴,所涉领域之广令人叹为观止,无论是作为入门科普还是进阶按图索骥,都堪称必读物。着墨文学史亦同步历史推进,希-罗古典印记遍布于今日文明社会——“生命中的伟大事物很少发生改变”;遑论各文学体裁的定性与开拓源头均可回溯,细化到词源的渗入/变形/改造同样有迹可循。

评分

不拿来当教材太可惜了

评分

毫无疑问的经典著作,值得每个对此感兴趣的人一读。翻译上佳。看完不禁感慨,何时能有人写一部《中国古典传统对东亚文学的影响》?

评分

毫无疑问的经典著作,值得每个对此感兴趣的人一读。翻译上佳。看完不禁感慨,何时能有人写一部《中国古典传统对东亚文学的影响》?

评分

原作和译本的价值不必多说,读完中译,可以着手读英文原本了。三篇序言都夹带私货,比例倒是递减。读完这本书也恍然理解,为何在中国荷马比维吉尔更知名,虽然前者其实更加晦涩:十九世纪是欧洲古典学的“希腊时代”,而汉语世界对西方古典的了解也正在此时开始。读此书感到,作为英语读者,欲寻一能传达出希腊史诗与悲剧神韵的译本都是非常困难的,作为中文读者,更是道里悠远,山川间之。所能追求的,大概也最多到“少谙拉丁,更鲜希腊”,以为灵感和启示的来源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