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振宏,國立中正大學曆史係副教授。
西突厥汗國,地處歐亞樞紐地區,曾是中亞第一強大的草原帝國。本書旨在探究西突厥與隋朝關係發展上爭議較大或是討論不足的幾個重要問題,試圖從遊牧民族的視角,嘗試利用不同學科理論,重新看待與中原農業政權的互動,以及分析同一時期西突厥與波斯、東羅馬之間的交流往來,提齣適切閤宜的新解,以供學界參考。
發表於2025-02-02
西突厥與隋朝關係史研究(581-617)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本書108頁及304頁“大事錶”皆言沙鉢略可汗卒於“開皇七年二月”,p-108注246引《隋書·突厥傳》“(開皇)七年正月,沙鉢略遣其子入貢方物……還至紫河鎮,其牙帳為火所燒,沙鉢略惡之,月餘而卒”紀事(頁1870),推論“可見沙鉢略卒於開皇七年二月間”。而據《隋書·高祖紀...
評分有《唐吐蕃大食政治關係史》的感覺。1.東、西突厥並非“分裂”之結果,而是土門、室點密兩係獨立建國(感覺上為王明珂“兄弟民族”論提供瞭注腳),後因阿波、泥利的西竄及有關世係、汗位的文獻記載紛亂纔導緻“突厥分裂說”的流行。“分裂說”本質上是將“大一統”集權體製強...
評分有《唐吐蕃大食政治關係史》的感覺。1.東、西突厥並非“分裂”之結果,而是土門、室點密兩係獨立建國(感覺上為王明珂“兄弟民族”論提供瞭注腳),後因阿波、泥利的西竄及有關世係、汗位的文獻記載紛亂纔導緻“突厥分裂說”的流行。“分裂說”本質上是將“大一統”集權體製強...
評分有《唐吐蕃大食政治關係史》的感覺。1.東、西突厥並非“分裂”之結果,而是土門、室點密兩係獨立建國(感覺上為王明珂“兄弟民族”論提供瞭注腳),後因阿波、泥利的西竄及有關世係、汗位的文獻記載紛亂纔導緻“突厥分裂說”的流行。“分裂說”本質上是將“大一統”集權體製強...
評分有《唐吐蕃大食政治關係史》的感覺。1.東、西突厥並非“分裂”之結果,而是土門、室點密兩係獨立建國(感覺上為王明珂“兄弟民族”論提供瞭注腳),後因阿波、泥利的西竄及有關世係、汗位的文獻記載紛亂纔導緻“突厥分裂說”的流行。“分裂說”本質上是將“大一統”集權體製強...
圖書標籤: 民族史 隋唐帝國 曆史 內亞 魏晉南北朝史 魏晉南北朝 突厥 政治文化
東、西突厥成立史部分,論證上仍有些牽強。
評分非常中意多注釋的寫法,詳而不亂,一個觀點貫穿始終,讀起來暢快淋灕。
評分非常中意多注釋的寫法,詳而不亂,一個觀點貫穿始終,讀起來暢快淋灕。
評分東、西突厥成立史部分,論證上仍有些牽強。
評分感覺不如《政治、製度與對外關係》那本書,涉外機構與使節那部分還有重閤。作者使用的材料還是漢文文獻,因此想在關涉到中亞領域有所突破,沒點語言學的功力是不夠的,今人研究的參考也基本是中日英,局限性可以相見。不過本書注釋極為豐富,已經在作者能力範圍內進行瞭最大的努力。對我個人有點啓發的觀點是東西突厥是兩個獨立的國傢,沒有從屬關係,史書中記載的突厥分裂指東突內部。西突厥與隋朝的關係受兩國對外關係影響,有一個從疏遠到密切的過程,其契機為開皇十三年東突的分裂,西突厥獨大,造成與隋朝的衝突戰爭,直至達頭可汗敗亡,西突厥殘餘勢力開始依附於隋朝,但導緻東突的不滿,成為雁門事變的要因。關於達漫給煬帝的尊號“聖人可汗”,作者認為是承襲魏晉鬍漢二元體製,算是天可汗的起源。期待作者的博論《隋唐與東突厥互動關係之研究》
西突厥與隋朝關係史研究(581-617)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