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桑德尔(Michael J. Sandel)
美国哈佛大学政府系讲座教授,哲学家。他在哈佛大学讲授的“公正”课程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该课程被制作成哈佛公开课后在网络广为流传,成为风靡全球的哲学公开课。主要学术代表作有《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民主的不满》等,其中大部分已被翻译成德、法、中、日等十多种文字。已出版的《公正》和《金钱不能买什么》风靡多个国家,具有深远的文化影响。
本书是一部关于自由的意义的重要著作,它追溯了本世纪后半叶美国民主的再造过程,针对公共哲学的概念提出了一种哲学的论证和一种历史的论证。其哲学主张认为,程序自由主义一一一种声称政府应该对关于良善生活的各种竞争性见解保持中立的政治理论一一是不充分的:其历史的观点则认为,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程序自由主义在不断地为美国的政治话语创造词汇,它已经排挤了共和主义对公民身份和自由的理解,并开始作为一种支配性的公共哲学大行其道。在桑德尔看来,程序自由主义已经逐步取代了公民共和主义,并给美国的民主带来了灾难性后果。只有通过恢复共和主义传统,致力于共同体认同和自治所需要的公民美德,才能消除美国民主的不满。
本书的作者桑德尔,不但在美国学界大名鼎鼎,在中国学界也是名声显赫,被视为“社群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作为“自由主义”的批判者形象出现。桑德尔是哈佛大学的名教授,据说他在哈佛开设的本科课程《正义》是是哈佛有史以来注册学生最多的课程。可见其影响之大...
评分通向自由自治之路 评《民主的不满》 通常来说,对于人物、事件以及理论的粗浅了解,都或多或少可能存在一些误解和偏见;因为缺乏深入和系统的探究,粗浅的了解最终只是形成一种表面化的概括性认知,这种认知很容易因为持有者主观的判断和以往的经验所左右甚至掌控,形成和被了...
评分1、如果要把本书作者的观点做一个比方的话,那就是---作者担心过于强调个体权利的美国会变成一盘散沙,同时担心“各自为阵”会削弱“共同体”。 作者异于常人的观点在于:政治若一味地在道德与宗教问题上保持中立,可能导致道德空虚,从而为狭隘的、不宽容的道德说教敞...
评分此书是迈克尔•桑德尔教授在《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之后,又一本关于自由主义的著作。作者试图从公共哲学概念的角度,来探讨美国的民主体制不断再造的过程,展示并试图解释了这个时代的焦虑——自治的丧失和共同体的侵蚀。 (一) 针对公共哲学的概念,《民...
评分比公平里的讨论,还要更深一层,全书的主线严谨地探讨自由至上维持中立意见的自愿论自由观与以塑造公民道德观为指引的传统自由观各自的态度与关联,法院的判例辩护论据的倾向,也反映着两种观念的不同的角度,广泛影响近代的程序共和国体制,多是从中立角度出发,主张不设立道...
评价此书之前,说一下豆瓣这种带高比格卖书方式,一经推出让人眼前一亮,但亮过之后呢?书都是定价来出售,一点折扣没有,可见豆瓣为了拿独家发行权跟广告花了不少钱,自然而然就转嫁给读者了,曾从事过出版行业知道书的暴利,不过在如今网售书打折满天飞,这种一分钱都不肯让的卖书方式,是想脱离走量模式转而走精品路线吗?除非被编辑赌对一本热销书,不过目前推荐都属于偏门,这本书08年已在大陆发行,豆瓣上只有一百人的点评。之前推荐过一本《隐形军队》,讲述游击战争的,页面视频做的很漂亮,书到之后发现与实际相差甚远,当游击战历史看是上乘之作,只不过宣传让你误以为他是从军事角度,夸大了宣传,不过豆瓣再卖力最后终究没有在豆瓣花一百买,而是在某宝找到了,创新难能可贵,但希望豆瓣不要为他人做了嫁衣
评分美国白人想谈民主,先把土地还给印第安人,否则就别扯王八蛋了。不先对历史原罪进行忏悔,白人在美洲的土地上就永远没资格谈民主。就象印度高种姓的知识分子+贵族+精英们向来无视低种姓的贱民存在而大谈自己是全世界最民主的国家一样。把土地原来的主人踩在脚下、杀绝、擦干血迹之后大谈没有真正经过全体人民平权的所谓的白人建立的伪善的、掩盖压迫关系的民主,这本身就是一个笑料。依托于工业文明强势的所有白人的特权,终将被消灭的一天,才是美洲人民谈论真正的民主的前提,否则不过就是知识分子精英被白人的资本圈养的一种摇尾巴寻求资本国家机器宠幸的哈巴狗儿而已。
评分评价此书之前,说一下豆瓣这种带高比格卖书方式,一经推出让人眼前一亮,但亮过之后呢?书都是定价来出售,一点折扣没有,可见豆瓣为了拿独家发行权跟广告花了不少钱,自然而然就转嫁给读者了,曾从事过出版行业知道书的暴利,不过在如今网售书打折满天飞,这种一分钱都不肯让的卖书方式,是想脱离走量模式转而走精品路线吗?除非被编辑赌对一本热销书,不过目前推荐都属于偏门,这本书08年已在大陆发行,豆瓣上只有一百人的点评。之前推荐过一本《隐形军队》,讲述游击战争的,页面视频做的很漂亮,书到之后发现与实际相差甚远,当游击战历史看是上乘之作,只不过宣传让你误以为他是从军事角度,夸大了宣传,不过豆瓣再卖力最后终究没有在豆瓣花一百买,而是在某宝找到了,创新难能可贵,但希望豆瓣不要为他人做了嫁衣
评分美国法制史是真他妈的有意思啊,竟然已经着迷了十个年头,啧啧,岁月啊岁月。
评分中国的政治成果不叫政治成果,而是捡一些现成的治国思维或者游说理论,大家背熟了就行,对主动、独立思考没有提出任何要求。这就相当于“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两大派系(暂且不评价这种二分法的科学性)中的“共和主义”的塑造性计划了,大家要追求的价值国家已经替你想好了,就按学校、社会、企业教你做的尽管去做就是了,这种政治认为有一拨精英可以制订出“共同善”的标准,而个体的差异化是大逆不道的。而美国的“民主共同体”是经历过一系列政治实践来演进的,实践中将个人自由,言论、信仰以及选择自由放在第一位,个体的自利似乎有悖于一些普适价值,有缺陷,同样饱受诟病,所以需要两个派系的配合,不能搞“一言堂”。其实我认为全书就像一场“性本善”和“性本恶”的论辩,而美国认为“性本善”,认为公共领域终有回归的一天。我不敢站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