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上帝之死

文化与上帝之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1943— )西方当代著名文学理论家。从60年代末至今,伊格尔顿出版美学理论、文学批评著作十多种,如《莎士比亚与社会:莎士比亚戏剧论文集》《瓦尔特•本雅明,或革命的批评》《文学理论引论》和《审美意识形态》等。与美国的詹姆逊、德国的哈贝马斯并称为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界三巨头。

译者简介:

宋政超,就读于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文艺学专业,现阶段主要研究方向为伊格尔顿悲剧思想。

出版者:河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英] 特里·伊格尔顿
出品人:
页数:254
译者:宋政超
出版时间:2016-3
价格:3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4922856
丛书系列:上河·文化生活译丛
图书标签:
  • 文化研究 
  • 特里·伊格尔顿 
  • 哲学 
  • 伊格尔顿 
  • 文化 
  • 社会学 
  • 宗教 
  • 英国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上帝死后,如何在假定无信仰的世界生存?

伊格尔顿在本书中研究了现代社会寻找上帝替代者过程中的种种矛盾、困难与意义,并通过启蒙运动至今众多思想、思想家与事件,探讨了9/11事件前后的宗教状态、围绕西方资本主义的反讽,以及在后启蒙时代所创造出的并不令人满意的一系列上帝代理人。

如果特里•伊格尔顿不存在,就有必要创造一个他。

——西蒙•克里切利(《哲学家死亡录》作者)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刊于《新京报·书评周刊》2016年4月23日,发表时标题内容均有改动) 文/俞耕耘 特里·伊格尔顿,这位与哈贝马斯、詹姆逊齐名的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著作广涉文学批评、文化研究、美学理论、政治宗教等领域,呈现出体大周深的学术视野与兼容互通的治学志趣。当我们阅...

评分

(刊于《新京报·书评周刊》2016年4月23日,发表时标题内容均有改动) 文/俞耕耘 特里·伊格尔顿,这位与哈贝马斯、詹姆逊齐名的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著作广涉文学批评、文化研究、美学理论、政治宗教等领域,呈现出体大周深的学术视野与兼容互通的治学志趣。当我们阅...

评分

(刊于《新京报·书评周刊》2016年4月23日,发表时标题内容均有改动) 文/俞耕耘 特里·伊格尔顿,这位与哈贝马斯、詹姆逊齐名的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著作广涉文学批评、文化研究、美学理论、政治宗教等领域,呈现出体大周深的学术视野与兼容互通的治学志趣。当我们阅...

评分

(刊于《新京报·书评周刊》2016年4月23日,发表时标题内容均有改动) 文/俞耕耘 特里·伊格尔顿,这位与哈贝马斯、詹姆逊齐名的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著作广涉文学批评、文化研究、美学理论、政治宗教等领域,呈现出体大周深的学术视野与兼容互通的治学志趣。当我们阅...

评分

文 | 特里·伊格尔顿 译 | 宋政超 认为宗教无聊透顶、不值一提或者令人不快的人们无须被这本书的书名打消读下去的念头。这本书与其说是在谈上帝,不如说更多的是探讨由于上帝的明显缺位而引发的危机。循着这个主题,本书的探讨始于启蒙运动而终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勃发和所谓...  

用户评价

评分

3.5星。著的话,有点觉得一直在说大家都知道的东西,虽然说得也蛮好的。译的话,前面二十几页比较惨,后边好像是适应了强度和文体,发挥好了起来。所谓 #在实践中提高,在战斗中壮大# 编辑上的疏略也有一些,若再版应该改正。

评分

终于看完了这本书,我尝试用1句话来总结:以人权取代神权,人们杀死了上帝,为了弥补那个空虚,文化作为一个总名成为勉为其难的替代品,最终随着后现代的预告,上帝终于死了,因为那时候也没有多少可以死去的精神性概念了。(未免太长的一句话)

评分

终于看完了这本书,我尝试用1句话来总结:以人权取代神权,人们杀死了上帝,为了弥补那个空虚,文化作为一个总名成为勉为其难的替代品,最终随着后现代的预告,上帝终于死了,因为那时候也没有多少可以死去的精神性概念了。(未免太长的一句话)

评分

狡黠、显摆

评分

翻译水平一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