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紅(1911-1942),現代著名女作傢。
“民國四大纔女”最具傳奇性的作傢,被譽為“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洛神”。
1930年,為瞭反對包辦婚姻,逃離傢庭。
1935年,在魯迅的支持下,發錶《生死場》,一舉成名。
1942年,因病逝於香港,時年31歲。
半生漂泊,足遍北京、青島、上海、東京、武漢、香港等地。
《呼蘭河傳》是蕭紅旅居香港時創作的一本迴憶體長篇小說。
本書以情感的起伏為脈絡,講述作者的童年故事,再現瞭20世紀三四十年代呼蘭人的生活狀態。
我讀呼蘭河傳時是個悶熱夏夜,連空氣都粘糊糊的,但對著薄薄的的一本連書頁都略有些泛黃的小說,隻覺得滿紙蒼涼,力透紙背的蒼涼。 像她自己說的一樣——“滿天星光,滿屋月亮,人生何如,為什麼這麼悲涼?” 書中曾有一段寫到紮彩鋪,“要做人,先做一個...
評分(前話:這是我去年寫的一篇文章,本沒打算過貼到這兒來。今天發覺豆瓣沒有關於蕭紅的評論。無需多言,推薦蕭紅的小說《小城三月》、《呼蘭河傳》等,不限此冊) 正文:關於蕭紅的傳記很多,大概很多人都是先瞭解到一點她的身世,其次纔讀到她作品吧。我卻不是,在我讀書的曆...
評分蕭紅的書,這是我第一次看,竟覺得再沒有一個女作傢能及得上她。那些字句,最平常不過,卻在心裏一點一點蝕齣一個大坑,空空落落的直想落淚。 常道人生是苦樂參半,有時樂觀一點,就把吃苦當吃補,斬釘截鐵對自己說隻要努力奮鬥,總會有柳暗花明的一天。憋著挺著,不敢鬆懈,...
評分(前話:這是我去年寫的一篇文章,本沒打算過貼到這兒來。今天發覺豆瓣沒有關於蕭紅的評論。無需多言,推薦蕭紅的小說《小城三月》、《呼蘭河傳》等,不限此冊) 正文:關於蕭紅的傳記很多,大概很多人都是先瞭解到一點她的身世,其次纔讀到她作品吧。我卻不是,在我讀書的曆...
評分我讀呼蘭河傳時是個悶熱夏夜,連空氣都粘糊糊的,但對著薄薄的的一本連書頁都略有些泛黃的小說,隻覺得滿紙蒼涼,力透紙背的蒼涼。 像她自己說的一樣——“滿天星光,滿屋月亮,人生何如,為什麼這麼悲涼?” 書中曾有一段寫到紮彩鋪,“要做人,先做一個...
前幾章的描寫非常見纔氣,描寫到位但卻有著純真孩子一麵。看書經常會想到城南舊事裏的英子,覺得蕭紅小時候就像英子那種靈氣勁。雖然書裏對當地村民的矇昧,麻木,見不得人好的農村百姓習性入骨三分刻畫,但更多看到的是:她用一本書寫盡瞭對爺爺的念想,北方農村地主傢不被重視的女娃娃,能有今天文藝地位,這份纔氣的背後是唯一愛她照顧她的爺爺對她文化啓濛的培養。可惜這份關愛也隻有18年不到。從文字見人,蕭紅和張愛玲的差異真是南轅北轍
评分不是我現在這個階段喜歡的文字
评分這書受魯迅影響挺大的,有很多朝花夕拾、阿Q等的影子。不過又有女性視角的細膩,文筆很贊,懷舊童年的美好事物和時代的愚昧殘忍麻木融為一體。
评分真實而荒涼
评分像在讀一本漸變的小說,用小孩的視角寫通紅的火燒雲,寫清新的童年花園,寫和外祖父一起背詩、除草、玩笑。然後死於禮俗的團圓媳婦、接二連三的施害者、奴性又仇富的有二伯、像富貴一樣的馮歪嘴子一個個齣場,每一個角色都把書的色調往下壓瞭壓。 團圓媳婦那幾章寫得太讓人絕望瞭,第一次這麼期盼一個角色快點死。一個十二歲的小姑娘被封建禮俗變著法子“救”死,可一個十二歲的小姑娘,她哪裏知道可以用死來拒絕承受痛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