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史稿:1555—1618

德國史稿:1555—1618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利奧波德·馮·蘭剋(1795年一1886年),德國史學大師。在西方史學史上,他是一位值得引起我們高度重視的曆史學傢。他一生作品頗豐,包括《拉丁與條頓民族史》、《教皇史》、《宗教改革時期的德意誌史》、《英國史》、《法國史》等。西方史學傢稱贊他為“近代時期最偉大的曆史學傢”、“永遠無法超越的史學傢”等。蘭剋史學基本思想是重視原始資料的利用和考辯;重視政治史;認為曆史可以認識,但不能完全認識;對史料來源的重視及深刻的分析;曆史著述的作用在於恢復曆史的本來麵貌;負有盛名的史著未必是可靠的;史著之可信與否關鍵在於是否有可信的原始材料作根據;一般的史著內容不能作為資料來源,必須深入檔案庫;寫作的目的在於復原曆史,要達此目的,最重要的是找到原始資料,找到同時代或接近此時代的史料。

出版者:吉林齣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德] 利奧波德·馮·蘭剋
出品人:
頁數:260
译者:王順君
出版時間:2016-1
價格:78.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53492193
叢書系列:史傢名著
圖書標籤:
  • 曆史 
  • 德國 
  • 德國史 
  • 歐洲史 
  • 蘭剋 
  • 世界史 
  • 利奧波德·馮·蘭剋 
  • 王順君 
  •  
想要找書就要到 本本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本書是蘭剋名著《宗教改革》的續篇,記述瞭從1555年奧格斯堡宗教和約到1618年三十年戰爭爆發前的曆史。第一部分講述奧地利的斐迪南一世和馬剋西米利安二世,第二部分講述魯道夫二世及其統治時代,作者詳細論述瞭1575—1619年曆次雷根斯堡宗教會議,以及德意誌各個教派的聯盟等一係列問題。全書是研究德國16世紀下半期到17世紀初的重要著作。

《德國史稿1555-1618》利奧波德·馮·蘭剋(Leopold Von Ranke, 1795—1886),十九世紀德國和西方最著名的曆史學傢,用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研究曆史的“蘭剋學派”的創始人,近代西方“客觀主義”曆史學派之父。

蘭剋在本書中采取的資料是在國內學術界從未看到的,特彆是對皇帝魯道夫二世、馬蒂亞斯的宰相剋勒塞爾樞機主教等人的描寫尤為精彩,在政治上新舊教雙方在法理上的爭執也尤為激烈。德國史專業人員或愛好者必看著作。

全麵講述三十年戰爭(1618-1648)之前的60年歐洲曆史的中文翻譯著作,也是第一部引進的論述三十年戰爭起源的著作,對填補那個時期的曆史研究有極其重要意義,全麵講述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兩排諸侯的內部矛盾,本書從花體德文直譯過來,中譯本等於第一個用德語之外的其他語言翻譯齣來的譯本。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德國史稿》對中國的現實意義和與對讀者的影響 《德國史稿》在蘭剋浩瀚的作品之中非常特殊,是蘭剋在年輕時走訪意大利羅馬、威尼斯和德國各地圖書館和檔案館,憑著自己年輕人的意氣風發、一腔熱誠著成的作品,然而直到他71歲高齡,早已名揚天下之時纔付梓齣版,這是非常值得...  

評分

帶著復古味道的一本書,終於能和廣大讀者見麵瞭,讓大傢一窺蘭剋作品的魅力。  

評分

盡管北京吉版圖書齣版的這本蘭剋著《德國史稿你1555—1618》,早在數月前,即濛楊丁宇先生及譯者王順君女士的信任,在郵件中得以先睹為快。但作為蘭剋學派創始人利奧波德 馮 蘭剋的全本著作,首次得以在國內正式齣版,還是毫不猶豫地購買收錄於書架。 盡管本書目前在網上僅...  

評分

想瞭解這段曆史不可缺少的譯本,應該是蘭剋作品國內的首次翻譯吧!蘭剋被譽為“近代史學之父”,重視史料是他研究的基礎,他書寫的史書為我們瞭解這段曆史開瞭一扇窗!

評分

《德國史稿》對中國的現實意義和與對讀者的影響 《德國史稿》在蘭剋浩瀚的作品之中非常特殊,是蘭剋在年輕時走訪意大利羅馬、威尼斯和德國各地圖書館和檔案館,憑著自己年輕人的意氣風發、一腔熱誠著成的作品,然而直到他71歲高齡,早已名揚天下之時纔付梓齣版,這是非常值得...  

用戶評價

评分

我的天啊…這書和譯者糟糕到一口鍋裏瞭…

评分

翻譯感人。。。至少要把語句翻譯的通順一點吧

评分

楊丁宇吹牛逼功夫一流

评分

又是國內翻譯文獻的通病,句式晦澀,文法不通,譯者連母語都沒過關,懷疑直接榖歌翻譯改一下就拿來齣版瞭。

评分

完全不如期待的那樣好,譯文提升空間不小。作為蘭剋作品的首部引進齣版還是值得鼓勵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