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见俊哉,1957年出生于东京都。著名社会学家,东京大学教授、副校长。研究领域为都市论、文化社会学。代表性著作有:《博览会的政治学》(中公新书)、《媒体时代的文化社会学》(新曜社)、《媒体文化论》(有斐阁)、《世博会幻想一一战后政治的束缚》(筑摩新书)、《亲美与反美——战后日本在政治上的无意识》(岩波新书)、《何谓大学》(岩波新书)等。
发表于2024-12-22
世博会与战后日本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标签: 日本 吉见俊哉 文化研究 历史 日本研究 日本史 社会科学人文 新书记
综观从大阪世博会到爱知世博会的历史,可以明确一点,即贯穿战后日本的世博会史的各趋势之间的比重在一点点地发生变化。在很多日本人眼里,北京奥运会与上海世博会的组合必然会和大约四十年前的东京奥运会与大阪世博会的组合重叠起来。事实上,上海世博会的主题“BetterCity,BetterLife(城市,让生活*美好)”看上去直截了当地表现了对于经济增长神话的大众性梦想。
战后日本的世博会的历史首先是知识分子们的理念在博览会协会的矛盾体制中反复遭受挫折的历史,其次是成为会场的日本列岛的丘陵地带、沿岸地带及其毗邻地区以与其他全国性公共事业联动的形式被开发,其自然景观被迫改变面貌的历史,第三是数量庞大的大众在由此诞生的大同小异的未来都市中寻找确认自己的“富裕”的舞台的历史,最后也是具有从内部破坏这一幻想系统的潜力的市民们逐渐成长的历史。
评分#爱知县濑户市海上町#作为战后日本发展的象征,博览会的背后是开发主义的迷思与公共意识的觉醒,当然还有媒介发展与全球化两条隐线。作者在末章的反思值得公共民俗学参考,因为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同样的权力与利益之争。不知道2025年世博会对于大阪乃至日本会是怎样意义的存在,或许与2020东京奥运一并,成为一种对经济重振的妄想?民俗学史提到的东京教育大学到筑波大学的转变原来有着首都圈规划的时代背景。另外,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原来是梅棹忠夫继承涩泽敬三遗志,在大阪世博会期间到处游走才有幸建立的,这样看来,也算是大阪世博会留下的重要的正面遗产吧
评分战后日本的世博会的历史首先是知识分子们的理念在博览会协会的矛盾体制中反复遭受挫折的历史,其次是成为会场的日本列岛的丘陵地带、沿岸地带及其毗邻地区以与其他全国性公共事业联动的形式被开发,其自然景观被迫改变面貌的历史,第三是数量庞大的大众在由此诞生的大同小异的未来都市中寻找确认自己的“富裕”的舞台的历史,最后也是具有从内部破坏这一幻想系统的潜力的市民们逐渐成长的历史。
评分切入口好,序章和终章也写得不错,有很多good points,然而主体部分不行,几乎是报章杂志的拼贴,没能对序章中提出的问题意识进行有力的分析阐述。另外翻译也不行。
评分战后日本的世博会的历史首先是知识分子们的理念在博览会协会的矛盾体制中反复遭受挫折的历史,其次是成为会场的日本列岛的丘陵地带、沿岸地带及其毗邻地区以与其他全国性公共事业联动的形式被开发,其自然景观被迫改变面貌的历史,第三是数量庞大的大众在由此诞生的大同小异的未来都市中寻找确认自己的“富裕”的舞台的历史,最后也是具有从内部破坏这一幻想系统的潜力的市民们逐渐成长的历史。
世博会与战后日本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