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生於上海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
上海電視颱紀實頻道
紐約視覺藝術學院 社會紀錄片碩士
紀錄片:
《The Other Eye:a film about LiuDan》2014
《嚴復》2011
《蕭紅》2010
《林風眠》2010
書籍:
《不必交談的時刻》2016
《純》2009
讓時間時間,給語言語言
樊小純 雙重獨白 紐約西21街筆記
隨書附贈作者手寫卡片
.
《不必交談的時刻》是一本特彆的隨筆集,它並不時髦,但它龐雜、耐讀,是樊小純觀察記錄生活的隨感和在大量閱讀基礎上的思考。它其實主題明確:一個人如何逐漸完成自己。
熱愛,冷淡,堅 韌 ,自 覺,全然投入,置身事 外。對於生活秩序與內心秩序的重建,樊小純沉著且一意孤行。她的文字 總是先人一步地準確。
“索引”或許是進入這本書的最好方式。直觀、即興。這種閱讀的驅力將使人迴歸沉寂,並於沉寂之中獲得力量。
.
.
小純的特彆在於我知道她從哪裏來,卻無法想象她到哪裏去。她的文字載著她現在的問與答,眼和心,但這些好像於她並不重要,她隻是快速地路過,而我隻是對這樣的她會走到哪裏,充滿無限的遐想。 ——音樂人李泉
.
小純的寫作有著非常80後的特徵:敏感、跳躍、碎片,但她能始終錶達自己的真實思考,努力體現自己的獨立。 ——導演彭小蓮
.
同是旅居紐約的電影係學生和紀錄片導演,雖然生活在不同年代,樊小純正在過著我渴望延續著的生活方式——天天流連書店畫廊美術館和電影院,奢侈地思考著我渴望有時間思考的東西。人生是個不斷選擇和放棄的過程,假如平行宇宙真的存在,她就像生活在另一個空間的自己。 ——音樂人梁翹柏
.
小純的文字,總是讀起來讓人稍微覺費解。可是,每次都有一種召喚讓你跟隨下去。我想,也許是她足夠冷纔足夠讓人著迷,但冷的盡頭又何嘗不是熱情的一體兩麵呢。我們切換著不同的年齡性彆來看一個28歲的生命進行中的思考,並常有對話感,這就很好很好瞭。 ——電視人龍丹妮
.
樊小純是我見過的最聰明、最有人格魅力的女孩。她的頭圍完美地證明瞭腦容量與智商成正比這個事實。 ——寜財神
發表於2025-02-25
不必交談的時刻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我爺爺去世四年瞭。 奶奶從前總是與他吵架,開口即傷。 所以,每次去爺爺傢吃飯,我總是不情願。 爺爺年輕時走過槍林彈雨,命懸一綫幾多次。 知道命從此矜貴瞭,對吃穿講究,奶奶則對此並不在意。 柴米油鹽都能成為他們吵架的理由。偶爾來瞭興緻,會請兒女前來斷官司。 父輩們...
評分人,大概都要活成一個作品,而非一件件相同的産品。 人多,熱鬧,好像交流不會冷場,總有鬧騰的、活躍氛圍的人。可是,獨處在那種氛圍的我,卻感覺神遊瞭,靜靜地看著她們交流的錶情,靜靜地聽著她們的聲音,靜靜地在我自己的思想裏遨遊。也許,我也像作者一般,越來越隻享受4...
評分我隨手拿起桌子上的一本書,自言自語說齣瞭聲“未必交談的時刻…” 立刻!身邊的兩個人異口同聲迴復我,“不必交談的時刻”,“不”字加瞭大大的重音! 好吧,我默默的承認,認真是朋友們的好習慣。 這幾天朋友們一直在討論這本書,大傢眾說紛紜。 “黑色的封皮有些高冷啊”...
評分我是什麼時候發現語言乏力的?其實我自己也記不清瞭。隻記得人生中突然有那麼靈光一現的瞬間:覺得交談是無意義的,是不必要的。 有時候,心靈相通的兩個人,隻需要靜靜的坐著,就可以交流,就能夠達到理解,而另一些時候,你發現自己和一些人說瞭很多話,但是你們永遠不會懂...
評分裝幀:黑白色調,綫裝式樣,透齣熨帖般的真誠,似一人赤裸地立於陽光下,慨然地嚮世界袒露自身的陰影和明亮,始終不卑不亢。 內容:剋製和嚴肅的語言,沉靜和穩重的思考,當然,也有偶爾齣現的黑色幽默,難得的真誠,以及擔當。 在裏麵讀到很多自己的體會感受,以及,斷然的時...
圖書標籤: 隨筆 樊小純 不必交談的時刻 隨筆集 雜文 文藝 我想讀這本書 中國
算是個纔女吧,知識結構也比較寬廣,但書本身還是有點像個微博整理,引言和警句,所謂的漂亮話堆砌太多瞭,就缺少瞭點誠懇和坦白,尤其傷害性的一種開頭是,我也忘瞭誰說的一句話:xxxxxxxxx。
評分確實不必和作者交談。。。
評分可以讀很多次。
評分作者如果不知道哪一句是誰說的,應該去確認啊,韆萬不要說:我記得不太清楚是不是誰誰誰說的瞭,你不清楚你怎麼說服讀者呢。一些零散的句子都可以排一張,不太像文章。可能是我標準太高瞭?缺乏一些誠意。
評分"independent,bookish,sharp-minded,secretly romantic" / 木心式的智識與錶達 不乏靈氣與深度 卻也有不可避免的自持過高 所以驚艷之餘便覺得不過如此
不必交談的時刻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