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生于长沙,曾任教于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现居江南某镇,潜心写作“中华史”。在易中天看来,《二十四史》基本上是“帝王家谱”,《资治通鉴》则是可供统治者借鉴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正因为如此,他认为汗牛充栋的各类中华史,大多没有全球视野和现代史观,因此他将在直觉、逻辑和证据的基础上,书写人们“不知道和想知道”的历史。
发表于2025-02-08
易中天中华史:安史之乱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最近读完易中天的《安史之乱》(浙江文艺出版社,2016年),在书中认为安史之乱后帝国面临的问题是深刻的信任危机——朝廷与重兵在握功高震主的武将互不信任,就连郭子仪和李光弼也被解除兵权或明升暗降。这并不难理解:功臣害怕兔死狗烹,朝廷则害怕他们变成第二个安禄山。如...
评分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的一件伤筋动骨的大事。表面上看,安禄山是罪魁祸首,但从实质上看,宦官乱政、藩镇割据和朝臣内讧才是三大祸患。 宦官乱政到什么程度?文宗皇帝发出了献帝之叹: 上疾少间,坐思政殿,召当直学士周墀,赐之酒,因问曰:”朕可方前代何主?“(这个问题好难,...
评分唐诗即是历史。且让我们追随者诗人们的脚步,重温一下唐朝最后的那段时光吧。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彼时天下太平四方臣服,唐明皇也在忙着和杨贵妃泡温泉。然而物极必反,他们不会想到荣华富贵只是过眼云烟,更是万万没想到干儿子安禄山转头就会不认爹娘,要变天...
评分安史之乱是一个拐点。不光中华经济由北转向南,就连文化和时代都像恍如隔世。 本书从开元盛世的启幕开始讲起,用宰相的交替来让我们看到唐玄宗在位时的唐朝如何走向顶峰,又是如何衰落。 能谋善变的姚崇、刚正不阿的宋璟、迂腐的张九龄、滑头而又精明能干的李林甫、嫉...
评分盛唐的繁华与落寞仿佛就在一夕之间,玄宗皇帝早年的励精图治与晚年的昏聩奢靡,反差之大,令人咋舌,安史之乱终于将充满危机的帝国推向了深渊,中晚唐的挣扎有种深深的无力感,帝国的气象也从慷慨悲歌尚气任侠滑落到轻颓卑弱破败消极,宦官乱政将朝野弄得乌烟瘴气,文官党政也...
图书标签: 历史 易中天 易中天中华史 安史之乱 中国历史 唐朝 中国 唐代
安史之乱后,只能梦回盛世大唐。华清池没了杨贵妃的身影,唐明皇也不再指挥《霓裳羽衣曲》,摇晃的帝国勉强支撑,宦官专权、朝臣内讧、胡人添堵、藩镇割据。私盐贩子出身的黄巢,又用农民大起义踹了唐王朝一脚。公元907年,二百八十九岁的帝国终究咽了气。安史之乱为何会发生?平叛的过程为何如此漫长?为什么强大的唐帝国会从此由盛转衰?解答这些疑问,体会那段历史,请阅读《易中天中华史第十六卷:安史之乱》。
买回来后忘记读了,还是最近一段时间重玩剑网3时才想起来翻了一遍,当我读到因为安禄山的名字在栗特语中有“光明”的意思,所以被拜火教(明教的前身)教徒尊为光明使者时,我已经无法直视直视游戏中的喵哥们了!
评分4星。武则天的儿子李旦确实牛逼,一辈子三次让皇位,让给妈妈、哥哥和儿子,生命力及其顽强,等到三儿子完全战胜了姑妈之后,才真正放弃了全部权力。姚崇宋景一共才做了六年的宰相,但是在姚宋任期内实际上打破了中书门下之间的制衡,开始搞首相制。李林甫这样的权相,跟后世的和珅比较像,他们都是办事能力很强的人。奸臣往往能力也很强,安禄山就很怕李林甫。但李林甫确实葬送了李唐王朝。为了不让汉人边将出将入相,跟自己抢工作,李林甫提出让胡人做常任边将,这才让安禄山们有可乘之机。但最终抢了李林甫工作的是外戚杨国忠,所以生活是防不胜防。安禄山的崛起最初靠装儿子卖萌,实现原始资本积累,但造反也有杨国忠杀了他在长安人质的功劳。安史之乱中玄宗最大的问题是老不信任前线将军,将相不和是导火索。肃宗能想明白去北方搞根据地是牛逼的。
评分虽然很多观点都见于气贺沢保规先生的《绚烂的世界帝国》一书,但唐诗那章分析看得我如痴如醉,果然是美学出身的。看了易老师那么多书,感情分再加一星。另外bilibili上有个老易关于安史之乱几分钟的访谈,推荐一看。
评分开元盛世,张说、姚崇、宋璟,汉(相府)、唐(政府),桑弘羊(汉)、宇文融(唐)、王安石(宋),高力士,萧嵩、韩休,裴耀卿、张九龄,李林甫“以寒族胡人专大将之任”、牛仙客,寿王李瑁、太子李亨(肃宗),杨玉环、李白《清平调》、李龟年,安禄山、史思明、杨国忠,高仙芝、封常清、边令诚(开启宦官监军、宦官干政),哥舒翰,李泌、郭子仪、李光弼,宦官制度(汉、唐、明)、神策军(鱼朝恩)、仇士良,藩镇割据、中央系、安史系,颜真卿,“二李党争”(李德裕、李宗闵)/“牛李党争”(李德裕、牛僧孺),黄巢,李白“诗仙”、杜甫“诗圣”,李商隐、杜牧,王维“诗佛”,岑参“诗雄”,李贺“诗鬼”,怛罗斯战役、高仙芝、阿拉伯帝国(白衣大食/伍麦叶王朝、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德宗(科举制、两税法)。
评分易中天的写法是以梳理为主,梳理现今的一些研究成果,书中许多迥异于中国史书的看法多引自《剑桥中国隋唐史》,安禄山的部分有来自荣新江。从唐到宋到明甚至到清,处理不好与“胡人”的关系,或者对胡人心存芥蒂无法信任,始终是中华帝国开始摇摇欲坠的起点,而唐作为一个血缘里就掺着胡人血统的王朝,晋阳起兵之初就借助胡兵之力的王朝,却处理不好胡人关系,甚至开始怀疑胡人、排斥胡人,忘记初心,又能怪谁呢,咎由自取,胡人不可欺。
易中天中华史:安史之乱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