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Paul A.Cohen)1934 年 6 月出生于美国纽约。1955年进入哈佛大学, 师从费正清教授和史华慈教授开始致力于中国思想史和中西关系史研究, 取得博士学位。他对中国研究范式和视角问题的讨论引起了极大关注,被认为是美国中国研究第三代学者中的代表人物,还著有《中国与基督教》《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等。
发表于2024-12-22
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在读此书之前,对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的视角只是有所耳闻,把其理解为西方人带着惯有的兴趣以他们的眼光来了解中国的过去。读毕才发现是误解。这部书九章中有八章与王韬本人有关,其中大量的篇幅被用来叙述王韬的个人经历,他的思想和感情方面受到作者极大的关注。这样,...
评分评价一个人的是非功过,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抽离法——即假设把这个人从历史中抽离出去,看历史会有什么不同,以来来发现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中的作用。比如我们评价毛泽东,单纯的褒或者贬都是毫无意义的,邓小平的一句话则一锤定音——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国人民还将在历史的黑暗...
评分- 注意到王韜,是早一兩年前讀《潮流兩岸》時談到19世紀中後頁時,王韜在香港的足跡。特別是他在香港與中國官員(如郭嵩燾)及日本官員的見面,以及後來被邀請到日本訪問數月的經歷。由於自己沒有科班的歷史訓練,很多時資訊都是在閱讀的過程慢慢積累起來的,故過去雖然可能碰...
评分1894年早些时候,孙中山还是一个活泼而性急的年轻人,带着改革的愿望北上。在途中,他结识了王韬,这位主张改良的老者。因为有着同样的愿望,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897年,孙中山已经闻名于世,王韬却在这一年五月溘然长逝。在中国历史上,孙中山的地位无可否认;王韬却没有...
评分柯文自己在《中国中心观》英文版前言中说,是《传统与现代性之间》一书令他确信自己作为历史学家的能力。而在《传》一书的再版前言中,他解释了自己思想的转变。传统与现代的二分法在《中国中心观》中已经由柯文自己做了彻底地批判,实际上柯文后来已经避免用“现代”一词,即...
图书标签: 历史 海外汉学研究 晚清史 中国近代史 近代史 思想史 中国 晚清
著名中国研究学者柯文的成名之作,雷颐领衔翻译,晚清改革代表人物、“中国第一报人”王韬的传奇一生,看中国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如何踌躇前行
------------------
【内容简介】
《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以王韬这位站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对孙中山、康有为、郑观应、伍廷芳等人的思想上产生过影响的重要历史人物为研究中心,探究他在晚清参与造反、改革,为中国引入现代思想的历程,透视、展现、剖析了晚清思潮、政局与社会的变迁,最早提出了近代中国的“沿海”与“内地”的问题,为解释中国近代以来传统和现代性互动提供了新的路径。
“东鉴丛书”还包括《中华帝国的法律》《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革命中的自由主义,1917—1937》(待出)《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 : 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待出)等。
------------------
【编辑推荐】
1、著名中国研究学者柯文的成名之作,晚清改革代表人物王韬的传奇一生,看中国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如何踌躇前行。
2、王韬传奇经历:他是晚清改革历程的代表人物,近代报刊思想的奠基人,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他先是为太平天国出谋划策,后流亡香港,游学英法和日本,在香港最早创办现代报刊《循环日报》,提倡维新变法。
3、晚清改革研究的经典之作,最早提出沿海和内地的分析框架,对中国近代史研究有突出贡献。
4、作者柯文师从费正清和史华慈,是美国中国研究第三代学者中的代表人物。
5、著名近代史学者雷颐领衔翻译。
------------------
【评论】
柯文确切地掌握了历史学和一些很困难领域的学术研究手段。他也始终注意关心一些总的问题,并很注意在必要的时候运用比较的方法。他的思路清晰,观察问题立意很高。他的所有这些素质可以见诸于其著作,并且也将继续见诸于其未来著作。我完全相信他是一个高效的、有魅力的教师。
——史华慈
柯文的著作令我折服倾倒,并无数次地为我指出做最优秀的历史学的方法。在某种意义上,柯文的著作为那些看上去有些反正统的历史写作的继续发展提供了一种合法性。
——萧邦齐
角度很有趣,作为传记能了解一个有趣的人也很不错。
评分冲着写作的逻辑和行文的路数,就值得了。 精妙处多些论证会更佳。
评分王韬和容闳是同时代人物,但是不同是容闳是从小接受西式教育并获得哈佛学位,而王韬是儒学根底成年后通过传教士开眼看世界。生活上王韬也是传统的,而容闳妻子是美国人。发展方面容闳曾为曾氏赴美采购回国建厂并参与童去美国计划等。而王韬并未得到大人物重用,但是多年生活在上海香港,并去英发日本开眼看世界,属于比较早接触世界并提供很多新鲜思想的知识分子,办过《循环日报》。
评分研究一个人的价值,可能不在于他是历史创造者,而是在于他是一个历史经历者,透过他的思想和人生,可以看到清末第一代意识到西方冲击的中国知识分子缩影。
评分【藏书阁打卡】之前对晚清历史的了解仅限于中学课本上简单粗暴的定性和严重脸谱化的描述,通过这本书有了更加理性和深入的认知。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对传统中国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但只有像王韬这样较早与西方进行实质性密切接触的极少数开明知识分子才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究其原因,最突出的一点是儒家思想观念在当时中国人的头脑中根生蒂固,深入他们的骨髓之中。如今可能很难想象当西方列强以坚船利炮打开国门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时,一大批主流知识分子仍然无动于衷且坚信中国最终将以“道”驯化“蛮夷”,甚至顽固地拒绝接受任何变革。但是实际情况就是如此,当时中国的民族意识甚至都未成型。对于王韬这样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知识分子在当时的中国占绝大多数,而他们向改革迈出的一步实际上比孙中山向革命的转变更具有革命性。
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