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邦新造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旧邦新造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旧邦新造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著者简介

章永乐,笔名海裔,浙江乐清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政治学博士(2008),北京大学法学学士(2002),现为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外国法制史、公法与政治理论、中国近代宪法史、古希腊罗马历史编纂学。近年重点关注国家建构与宪法变迁、帝国与国际法、政党与代表制、政治理论与法律伦理等研究议题。


旧邦新造 电子书 图书目录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2-02

旧邦新造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旧邦新造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旧邦新造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喜欢 旧邦新造 电子书 的读者还喜欢


旧邦新造 电子书 读后感

评分

《革命、妥协与连续性的创制》作为《旧邦新造》的书序,实则可以独立成篇,在序文中作者提出了独立的问题,也做出了独立而有见地的解答。晚清和民国的历史和政治思想研究让诸多学者乐此不疲,尤其是1911-1917年间围绕着晚清覆灭和建立民国(包括袁世凯的北洋政府)的诸多政治实...  

评分

这本书是紧接高全喜的立宪时刻之后阐述民初宪政失败过程原因的一本巨著,比高书史料更全面,立论更客观,是非常值得一读的民初宪政历史的学术著作. 两党革命历史观的长期叙述把袁世凯和其北洋系塑造成民初政治的破坏者,而这本书正本清源让我们能看到谁才是民初宪政真正的...  

评分

皇帝从此不复见于中国 ——读章永乐《旧邦新造:1911—1917》 杨津涛 本书的书名取自南京临时政府所定国歌中“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的歌词,20世纪初的时候,中...

评分

这本书是紧接高全喜的立宪时刻之后阐述民初宪政失败过程原因的一本巨著,比高书史料更全面,立论更客观,是非常值得一读的民初宪政历史的学术著作. 两党革命历史观的长期叙述把袁世凯和其北洋系塑造成民初政治的破坏者,而这本书正本清源让我们能看到谁才是民初宪政真正的...  

评分

5p “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一个文学色彩过强的说法,它无法准确地告诉我们是何种共和观念,影响了哪些人,有多深。 6p 陈独秀:并不是君主制没有民意基础,而是候选人难孚重望。 7p 法国大革命造就了旧制度都难以企及的中央集权,而辛亥革命却释放出了更多的专制者。 14p 宪政...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章永乐
出品人:
页数:293
译者:
出版时间:2016-8-1
价格:4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27428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中国近代史  历史  民国史  章永乐  宪政  近代史  政治史  法律   


旧邦新造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描述

本书是以中国1911-1917年间的大转型为研究对象的一本法律史著作,探讨了中国在多民族王朝国家瓦解、帝国主义列强环峙、政治精英高度分化的恶劣环境中艰难的建设历程,并试图重构20世纪中国政治法律史的叙事。

本书第一版出版以来,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了深度的讨论。作者根据近几年的研究对全书进行了全新修订,并增补了"国体、精英吸纳和荣典制度"等内容,深度剖析了1911-1917年大转型的法理基础。

旧邦新造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旧邦新造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旧邦新造 2025 pdf epub mobi 用户评价

评分

精彩!从帝国合法性的角度切入讨论北洋集团和南方革命精英对民国法统的不同意见,通过注解康有为的宪政方案证明“延迟决断”的历史合理性和帝制本身的粘性,脆弱的精英共识、革命派手中无稳固军权、帝制时期的多民族传统与现实承继的矛盾成为民国政治无法维系的根源,而“民智未开”或者“宪政不稳”最多可以算是侧面的现象而非根本。民国的失败应该从政治权威的多头、社会精英的分化和政治人物的偏见等处寻找,而并非仅仅是民主政治的脆弱;而民国政治的悲剧性则在于推翻了原有的权威之后,复辟再无可能,而共和缺少实力支撑,国家必然四分五裂。这责任怪不到革命党或者北洋军阀/袁世凯头上;这是当时的政治形势所注定的。章老师由此推出的隐含结论是中共建政完成了国家统一、政体重建和经济腾飞的历史任务所以值得夸赞,听上去也就没那么“五毛”了。

评分

从“为什么只有中国是近代帝国瓦解过程中唯一继承了统一多民族特点的国家”这个问题开始,导入了“皇权解纽”的历史概念,从大妥协到超级总统制的阐述加深了对于近代史尤其是清—民国这一过度的法律意义上的理解,对于康有为和“荣典制度”历史意义的分析更是穿插着君宪和共和的对抗交锋,属实精彩。

评分

就中华民国与魏玛民国宪法实验室的相似性而言,康有为的角色略似施米特。此书的几点好处:首先将清帝国放在国际体系中横向比较,其次重审“大妥协”,据主权在国论和主权在民论梳理列宁主义政党成立逻辑以及晚清改革得失(特别是康有为的共和实践),再次详述民初南北之争,再次以袁世凯荣典制度透视民初政治意识形态乱象。均可谓发人所未发,并且层层递进,没有局限于单纯视角转换和位置变化,把中国内部关系的复杂面相也一并呈现。海裔的一些萌而未显或者表述得不够畅快的地方,丁耘在《万国竞争》序言中极好地总结了出来。另外不得不吐槽《走向共和》,把康有为完全塑造成神棍了,野史趣味太强(宋教仁黑历史也很多为什么不挖呢)。不过苛责也不必,只是意犹未尽之处太多,近代史真是难写难言呐。

评分

杨天宏老师的文章指出本书存在若干不足,其一:统治权与主权的等价代换;其二:北方无力保全边疆。作者用法理推演遮蔽了历史的实证分析,所构建的宏大叙事自不足以支撑其关于退位诏书在权力承接上的作用这一论述,也只怕是学人剥离了历史的复杂性而抽象出来的命题而已,新左的历史叙事类此。该书参考了新清史,如《新清帝国史:内陆亚洲帝国在承德的形成》米华健(James Millward)《中国西征:清朝对中亚的征服》濮德培(Peter Perdue) 及欧立德、罗友枝、路康乐的名作。

评分

失之简单,史料运用待斟酌

旧邦新造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