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形成享誉译坛的傅译特色。主要翻译罗曼•罗兰、巴尔扎克、丹纳、服尔德、梅里美等法国名家名作,尤以《高老头》《约翰•克利斯朵夫》《艺术哲学》等译作最为著名,计三十四部,约五百万言,全部收录于《傅雷译文集》。一百余万言的文学、美术、音乐等著述收录于《傅雷文集》。傅雷先生为人坦荡,禀性刚毅,“文革”之初即受迫害,于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凌晨,与夫人朱梅馥双双愤而弃世,悲壮的走完了一生。身后由次子傅敏选编出版的《傅雷家书》,则是他性情中的文字,不经意的笔墨,不为发表而创作。“文革”后的新读者,大多通过家书才认识傅雷,甚至把书信家傅雷置于翻译家傅雷之上。
傅聪,世界著名钢琴演奏家,一九三四年三月十日生于上海一个充满艺术氛围和学术精神的家庭。傅聪童年时代断断续续上过几年小学,主要是由父亲在家督教。八岁半师从李蕙芳开始学钢琴,九岁师从李斯特再传弟子百器,一九四六年百器去世后,基本上是自学。一九五四年赴波留学,师从著名钢琴教育家杰维茨基教授,并于一九五五年获得“第五届萧邦钢琴比赛”第三名和《玛祖卡》演奏最优奖。一九五八年底以优异成绩提前毕业于华沙国立音乐学院,移居英国伦敦,只身驰骋国际乐坛五十余年,有“钢琴诗人”之美誉。
发表于2025-01-22
傅雷家书(经典译林)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本文为“短史记”工作稿件。 自1981年出版以来,《傅雷家书》畅销中国数十年,时常被各级教育部门列在中学生“必读书目”之中。 事实上,这本书中的很多内容,并不适合中学生阅读。 一位“讨人厌”的父亲 傅雷为人严肃、性格爆烈。 反映在其对傅聪、傅敏兄弟的教育中,就是常说...
评分又热烈又恬静 又深刻又朴素 又温柔又高傲 又微妙又率直 ——傅雷 在迷茫或杂乱或荒芜的时候,在生活被声色掩盖心灵需要刷新的时候,我总会重新想起这几个句子。 这其实算不上是句子,仅仅八个词而已。然而它们的缀联结合出极高的境界,每次都让我由衷折...
评分关于人生: 1.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2.人生的关是过不完的,等到过得差不多的时候,又要离开世界了。 3.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你这种规矩成了习惯,一辈子都有好处。 4.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
评分Fu Lei is well-known for being a translator, a blunt intellectual who was forced to commit suicide during the early culture revolutionary period and father of Fu Cong who ever won an international Chopin Piano Contest Award in Warsaw, Poland. I got into t...
评分我在上高中的时候从学校的图书室借到了这本书。我从头到尾读了一遍,随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自己也买了一本。但是,我再没有看过这本书。 也许有人会觉得我说的话有点矛盾。既然看过了,为什么还要买一本?既然买了,在自己眼里肯定是一本好书,可为什么没再看?其实答案...
图书标签: 教育 《傅雷家书》 人生 父母 傅雷 中国文学 子女 生活
傅敏先生专为年轻读者修订,文化艺术与生活智慧并重,收入傅聪回信,增加大量珍贵照片,更加完整、亲切、丰富的《傅雷家书》。
“经典译林”版《傅雷家书》以傅雷长子傅聪的留学打拼经历、情感婚姻之路为主线,精心选编傅雷夫妇与傅聪及弥拉的往来家信,内容偏重“人伦日用”,突出傅雷“真诚待人,认真做事”的“做人”准则,少了文化艺术的长篇论述,多了日常生活的短小故事。这份两代人双向交流的文字实录,严肃不失亲切,深刻不离日常,以小见大,乐在其中。它不仅反映了亲子交流的重要,也利于青年学子在阅读中理解父辈、增进沟通。
《傅雷家书》中珍贵照片、楼适夷初版代序、傅聪家信及英法文信为独家版权,2017年不随傅雷著作权进入公版,其他任何家书选本不能收录。
很早以前读的。
评分这个版本比之前版本减少了关于音乐的信件 更适合当代年轻人阅读。
评分阅读过程中几次感到讶异,尽管时代身份地位学历和经历等等等等都差了那么多,傅雷在信中的状态跟我妈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谁生了病提醒一定要写信问候一下,拟好了给老师的信然后说放心我听你的话你不让发我就不发……天下父母都是一样父母,说来应当是句感人的话,可我反倒觉得有点难过了。 书中朱梅馥提到傅雷的婚外情时表示的“放弃小我,顾全大局”态度我绝没办法接受……真的,别,别委曲求全,别。 读到末尾像长梦一场,心情复杂,无法可说。 「挚爱你们的爸爸、妈妈」让人非常,非常难过。
评分阅读过程中几次感到讶异,尽管时代身份地位学历和经历等等等等都差了那么多,傅雷在信中的状态跟我妈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谁生了病提醒一定要写信问候一下,拟好了给老师的信然后说放心我听你的话你不让发我就不发……天下父母都是一样父母,说来应当是句感人的话,可我反倒觉得有点难过了。 书中朱梅馥提到傅雷的婚外情时表示的“放弃小我,顾全大局”态度我绝没办法接受……真的,别,别委曲求全,别。 读到末尾像长梦一场,心情复杂,无法可说。 「挚爱你们的爸爸、妈妈」让人非常,非常难过。
评分难得,在那样的年代,能有这样开明的父母。并非认同傅雷所有的教育观点,但真的很喜欢他的文字,喜欢他和儿子交流时那种包含亲情、亦师亦友的感觉。在文革的大背景下,这种教育方式和思想理念更显得可贵。全书最同情傅敏,父母这些年来给哥哥写了三百多封信,给傅敏写了三封······虽说傅敏在国内,但这个差别好像是大了点,而且他们写信时也不太会提到傅敏。不过这本书由傅敏来编,倒是有一种把缺口填满了的感觉。傅雷夫妇给傅聪的最后一封信中,傅雷说他一点都不相信他可以亲眼见到小孙子凌霄,那是距离他们自杀还有不到一个月了,是否在那时已经心灰意冷了?书信在这里戛然而止,最后是傅雷翻译的一段罗曼罗兰的话“生命是连续不断的死亡与复活,克利斯朵夫,咱们一起死去,预备再生吧!”不觉泪目,平反对他来说,又意义何在?
傅雷家书(经典译林)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