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德·伊斯康德(Saad Eskander),1962年5月出生于伊拉克巴格达,库尔德族人。1987年至1990年担任巴哈尔出版社助理编辑,1994年毕业于北伦敦大学,取得“世界现代政治史”文学士学位。1999年取得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历史”博士学位。1999年至2003年,任伦敦“伊拉克文化论坛”研究员。2002年,任多所伊拉克库尔德斯坦大学的访问讲师。2003年萨达姆政权倒台后,他毅然决定结束异国他乡的生活,返回巴格达,就任“伊拉克国家图书暨档案馆”馆长一职,投身于抢救国家文化财产的工作中。
发表于2024-12-26
烽火守书人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一.写在最初,以方便回忆 知道此书应该是数年之前,但是购书和阅读却在最近。书读于2014年2月10日到4月10日,期间伴随着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复试准备。馆长只是以一个巴格达挣扎的平民视角看待这场战争和战争的延续,因而显得和主流宣传口径并不那么统一,所以该书迟迟没有推出...
评分曾经看过西南联大的纪录片,学生们纷纷投笔从戎,立志保家卫国,却被老师劝住。老师们的理由是:国家还不需要我们的学生去戎马天涯,不如安生学堂,待太平之日,再出自己的力。课桌还是战马,读书人的烽火生命中,总是有着一对无法抹去的矛盾。正如项羽抛出来的那个千古疑问:...
评分繁体竖排,又是一本Net and Books的好书。它让我在天朝媒体无脑反战反美帝的一致腔调中,找到了看待战争应有的观点;又恰如其分地借作者的心里话,描述了我长期以来对传媒“惟恐天下不乱”的职业伦理最大的困惑(或者是厌恶)。 我想起电影《勇敢的心》中,华莱...
评分伊拉克,古代的辉煌,以及曾经的文明在近现代的炮火下灰飞烟灭。一个人的执着,能守护住什么? 前言的内心矛盾显而易见,建立在别人苦难之上的新闻与卖点,不能心安理得。至少说明了人性的弱点与对自我的真诚 阿拉伯世界的谚语:在开罗写作,在贝鲁特出版,在巴格达阅读。这三个...
评分曾经看过西南联大的纪录片,学生们纷纷投笔从戎,立志保家卫国,却被老师劝住。老师们的理由是:国家还不需要我们的学生去戎马天涯,不如安生学堂,待太平之日,再出自己的力。课桌还是战马,读书人的烽火生命中,总是有着一对无法抹去的矛盾。正如项羽抛出来的那个千古疑问:...
图书标签: 伊拉克 战争 日记 纪实 历史 图书馆 萨德·伊斯康德 中东
伊拉克国家图书馆在2003年的战火中遭受重创,几成废墟。伊斯康德临危受命,放弃了自己在伦敦的舒适生活,回到危机四伏的故乡巴格达,就任图书馆馆长一职。炸弹袭击、死亡威胁、绑架 与灭绝人性的谋杀,此后便终日与他的工作和生活相伴。在重建图书馆的过程中,他用文字将平日的经历记录下来,以使外界知晓如今伊拉克的真实面貌。在生命随时受到威胁的”人间地狱“般的城市里,伊斯康德和他的图书馆员们仍然凭借着超乎想象的勇气和责任感,在废墟中重建秩序,不惜以血的代价,捍卫着那些无比丰厚却无比脆弱的文化遗产,也捍卫着人们求知的权利,滋养苦难中的心灵。 伊斯康德的这部日记最早登载于英国档案管理员协会和大英图书馆的网站上,一时间打动了全世界无数读者。
伊拉克国家图书馆馆长的日记。萨达姆政权倒台后,他从伦敦回到国内重建国家图书馆,同时遭受着战火、恐怖袭击、空袭、缺水断电,以及数名馆员因死亡威胁被迫离家离岗,在枪林弹雨中坚持文化抢救。他在参加国际档案馆内部会议的演讲结语中说:“在一集权体制下,要拟好一完善的灾后复建计划,实在是一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独裁者把自己的生存及政权的延续摆在一切之上,伊图的灾难是人为造成的,世人必须把它视为萨达姆政权伤害伊拉克文化遗产一最严重的暴行。”
评分这本书的文学性并没有多么强,它更像是一扇窗或是一双眼睛。一扇我们打开可以看向第三世界的窗户,一双引领我们看向那片分裂与侵略并存、政治与宗教畸形的土地的眼睛。从触目惊心到痛心,馆长萨德的日记语气平淡却语意沉重。我钦佩他,不仅因为他的知识和见识,更因为在战火纷飞的伊拉克,能够有勇气和能力开辟出一方文化的净土,这本身就足够伟大。
评分博尔赫斯的名言,一座图书馆就是一座天堂。这本书记录了一座天堂重建的过程。
评分身处这样一种超乎想象的严酷环境,却只能写出这般味同嚼蜡的文字,实在是巨大的浪费和罪过啊……
评分2017.1101。
烽火守书人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