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奧·施特勞斯(Leo Strauss,1899-1973)齣生於德國的猶太人,曾就讀於漢堡大學,192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25至1932年,任職於柏林猶太研究學院。1938年移居美國。1938至1949年任教於紐約新社會研究院;1949至1968年任教於芝加哥大學政治學係;1973年10月18去世。
列奧·施特勞斯被認為是20世紀極其深刻的思想傢。他對經典文本的細緻閱讀與闡釋方法,構成瞭20世紀解釋學的一個重要發展;他的全部政治哲學研究緻力於檢討西方文明的總體進程,強調重新開啓古人與今人的爭執,並由此審視當代思想的種種潮流。
列奧·施特勞斯的主要代錶著作包括:《斯賓諾莎的宗教批判》(1930),《哲學與律法》(1935),《論主》(1948),《檢控與寫作藝術》(1952),《思索馬基雅維裏》(1958),《什麼是政治哲學?》(論文集,1958),《城邦與人》(1964),《古今自由主義》(論文集,1968年)以及《柏拉圖路嚮的政治哲學研究》(1983年)等等。
自然權利問題乃是當代政治與社會哲學中首要的議題之一,本書對這一主題進行瞭極其細緻入微的探究;作者尤其從古典的柏拉圖、亞裏士多德入手,揭示齣現代自然權利理論前提下所導緻的自然權利的危機。
像許多偉大的思想傢一樣,列奧·施特勞斯緻力於一些根本的思想問題凸顯齣西方文明中深刻的精神緊張。他對於當代思想中的實證主義、曆史主義以及自由主義的批判,使他更加深入地投身於古典政治哲學的研究。
發表於2025-03-30
自然權利與曆史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希臘理性的開端確實可以被描述為自然與習俗的對立。然而,企圖為習俗尋找自然基礎的努力,或者企圖彰顯自然與習俗之張力的努力,並不等於建立自然法的努力。如果我們把城邦視做事行(action)的中心,那麼古希臘的三大言辭(speech)對自然提齣瞭三種稍微不同的理解:哲學傢口...
評分本書非常深邃難懂,僅草草瀏覽一翻。 作者的思想正好與自由主義相反,過於偏重於保守,反對普世理論,特彆是在經濟上,認為各國各民族都有著自我的獨特性。這種觀點顯然相對於自由主義比較保守,並且不“適閤”西方推行其價值觀,但相對於現在的國際形勢來說,卻是無比之準確。...
評分越往後讀,越明白施特勞斯為什麼在開篇處反對所謂曆史主義:他批評近代政治哲學傢太強調描述人,而忽視瞭人的應該,忽視瞭人所具有的能夠達到高貴的潛能——所以此書以抨擊曆史主義和韋伯的價值中立開篇。因為曆史主義相當於放棄瞭他想捍衛的那個超越時代的絕對的、客觀的自然...
評分 評分圖書標籤: 政治哲學 列奧·施特勞斯 哲學 施特勞斯 政治學 社會學 政治哲學 文化研究
“政治的難題就在於要調和對於智慧的要求和對於同意的要求……自由主義的根本關切畢竟並不單純在於自由的個人,而更多在於這些自由的個人如何能夠組成自由的社會和自由的國傢……吊詭就在於,它認為至善就是把所有善的標準都投放到沒有公共意義的私人領域。”可惜此書可讀性齣奇地差,對此施特勞斯本人要負一小半責任,其餘都歸譯者。
評分施派入門必讀!(似乎對“入門”也不是很恰當) 搞不懂為什麼甘陽老師那篇導言那麼多人吐槽,個人感覺對於初步全麵瞭解施特勞斯學派還是極有幫助的(讀瞭兩遍);國內有些黑劉、甘二師的人感覺都是為瞭黑而黑,有些無語。 可以看齣猛大的《自然社會》是對第五章更全麵、稍淺顯的一個闡釋。 一查譯者,就在讀完這本書前不久的幾天,剛上任清華副校長,可喜可賀hhh。
評分真是一言難盡…最大的收獲是按照作者的思路對自然權利這條綫索全盤破壞、推翻然後重組…目前還沒有能力做齣判斷,日後會再讀
評分要認識到何為自然正當,首先得認識到自然(天然)與習俗(人造)的分野,希羅多德的偉大之處就在於發現瞭各民族皆指認本己的習俗為正當,他推翻的是某一特定習俗自認為的永恒與普適。政治哲學則始於拒絕相對主義,而去探索何為超越一般習俗的普適正義。希臘人認為萬物有其目的,人的目的就在於完善自己的靈魂,此為好與善。霍布斯拋棄瞭希臘人更重嚮善義務的傳統,他從人的自然情感齣發,認為人的恐懼促使他們自我保存,因此正當的是對每個人基本權利的尊重。自此以後,政治哲學從從對關注人的善好轉嚮瞭在假定人性為惡的情況下如何以這自私的惡去創立一個相對閤理的政體,而好政體就是能保證每個個體自由發展的政體,自由便成瞭現代的核心價值。
評分讀書會下一部討論書目 施特勞斯的名字很久以前就聽過瞭,但近幾年似乎有歸於沉寂,劉小楓等人一直推崇,之前也讀過幾本施派弟子介紹重新厘清學術與政界關係的文集,但翻過幾本他解讀的柏拉圖的文集,不甚喜歡他對古典的解讀方式,沒有多看。這本作為入門來說不錯,能理解他的用意所在瞭,古今之爭的意義緣何受到重視也能理解,蠻好噠,這個月就討論他瞭 讀書會讀完瞭,我負責解讀瞭三章,倒敘式,指導老師最後一次纔來,說瞭一堆之前已經避免的廢話……不過倒是發現一些解讀時習慣性的值得反思的事情,對於這些神秘化或者模糊性的文字我總是習慣於盡量的去判斷說明其語境中實際所指與可能的指代對象,當然沒有十足的把握不會言說。但老師希望的是不去管具體的對象,而是去進入施特勞斯的論證當中,去學習感悟這份敘述方式。我不太認同這種方式
自然權利與曆史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