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史蒂文·约翰逊。美国科普作家,媒体理论家, 畅销书作家,著有9部作品,其中包括《完美未来》《好创意从何而来》《发明空气》《鬼地图》和《所有坏事情对你来说都是好事情》。他创建了众多有影响力的网站,同时还是美国公共电视台和英国广播电台系列片《我们是如何走到今天的》主持人和联合制作人。
发表于2025-02-25
我们如何走到今天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这本书谈及六项创新—-玻璃、寒冷、声音、清洁、时间以及光。才看了两章就迫不及待的想要为它打call,非常开拓思路的脑力风暴书籍。 第一章 玻璃。他并未简单的讲述玻璃诞生的故事,而是借助物理元素讨论历史变革。硅,地壳的90%都由它构成,相比碳、氧、氢,它很容易就被我们...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15世纪古腾堡发明印刷机,让印刷出来的书籍价格便宜,便于携带,人们文化水平提高,接着暴露了很多人的近视问题,为眼镜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随着玻璃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镜子看见自己,开启了社会重新定位的序幕。芒福德在《技术与文明》写道:“自我意识、自我反省、对镜...
图书标签: 科普 科技史 历史 科学 社会学 科技发展规律 科学科技 自然科学相关
《我们如何走到今天:重塑世界的6项创新》这是一本以新颖的眼光重新看待世界本质的科普常识巨著。专注于人类文明史上6种里程碑式的创新发明,审视伟大创意的力量与回响。《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史蒂文·约翰逊倾心之作。同名纪录片《我们是如何走到今天的》于英国广播公司(BBC)分辑播出,并取得良好收视。6项创新,6种颠覆世界的方式。这是一本现代器物史,透析人们日常使用的基本物品的起源;更是一本社会变迁史,通过日常用品的演变透视社会生活的演进。
一本拓展思维的书,是对创新理念及其影响的独特认知。创新是由时间(长时间积累)和空间(大量人合作)织起来的一张网,当达到某个“临界状态”(相关知识、技术、工具等已经具备),创新就会自然“生长”出来,其中既有偶然也有必然。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是,同一个创新会在差不多时间段在世界各个角落被独立被发现,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创新来自于某位天才灵光乍现这种传统认知,即便没有那几位天才,创新恐怕迟早还是会出现的,只要临界点条件已经具备。 书中着重讨论了创新的“蝴蝶效应”,也即一项创新将引发一系列更大的技术与社会的巨变。古登堡印刷出现使得人们更容易视力模糊、而视力模糊又使得制作眼镜镜片的能力增强、这一增强直接导致显微镜发明、显微镜发明使人类第一次看到了微生物世界、抗生素出现、大量致命流传疾病被治愈、
评分从科技meme的角度阐释历史,别有一番趣味,更从另外一个角度证实了复杂系统演化的本质是涌现:当技术准备到达临界点之后,同样的创新总会被不同的人独立发现。如果技术准备不足,那么超前的创意也只能埋没于故纸堆中,等待后人重新发现。作者在这本书里只攫取了几个他认为较为重要但是容易被大众所忽略的科技meme,相信有更多的遗珠还等待着被发现。
评分书的切入视角非常具有吸引力,由一个领域的创新变化,引发一系列涉及科技,社会,医疗等多领域的改变甚至大的变革。看完后,你会对自身已经被所在行业固化的思维模式有新的思考。不过部分内容不知道是翻译原因还是本身如此,略显学术。
评分好玩儿
评分当作发明史趣闻八卦看看就好了,这本书口碑不错。但如果想通过这六个发明的过程总结人类科技树的进化方式,我觉得有点想多了。 当然,不排斥有些发明的过程确实有些让人心头一亮的因果关系证明(证明而已,此处是动词),但总的而言,恐怕是只有启发心智的作用而不是可以模仿复制的秘方。
我们如何走到今天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