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健三郎(1935- ),日本作家。就读东京大学期间开始写小说。1958年凭借《饲育》获得芥川奖。199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小说有《个人的体验》、《万延元年的足球队》、《同时代游戏》、《新人啊醒醒吧》、《燃烧的绿树》等。评论有《广岛札记》、《冲绳札记》、《暧昧的日本的我》、《来自日本的“我”的信》等。
《冲绳札记》是大江健三郎作家生涯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他在中译本序中写道:“论述了我一生的主题的,则是《冲绳札记》。”
作为储藏美军核武器的前沿基地,冲绳也是朝鲜战争直至越南战争的战场。冲绳一直被日本和日本人的置之不顾,那里的人们痛苦而执著地斗争着。大江健三郎通过多次访问冲绳,彻底重新追问:什么是日本人?能不能把自己变成不是那样的日本人的日本人?
这种“黯淡的内省”却被日本右翼势力批判为“自虐”史观。《冲绳札记》和大江甚至因此被推上被告席。
《冲绳札记》是一本很不适合旅行携带的书,因为太沉重,一般人背不动,飞机恐怕也载不动。虽然事实上它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 我还是“执念”的带着这本书去旅行,跟着旅行团参加了一场冲绳海岛“阳光之旅”——到底是阳光之旅还是伤痕之旅,我的心里始终拧巴。大江健...
评分《冲绳札记》是一本很不适合旅行携带的书,因为太沉重,一般人背不动,飞机恐怕也载不动。虽然事实上它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 我还是“执念”的带着这本书去旅行,跟着旅行团参加了一场冲绳海岛“阳光之旅”——到底是阳光之旅还是伤痕之旅,我的心里始终拧巴。大江健...
评分 评分 评分总有那么一些书,能够让你反省自己平日灵魂的肤浅,重新注视人性的真实,大江健三郎的这本《冲绳札记》就是其中之一。 被排除在日本本岛文化经济政治主流之外的琉球,冲绳,一直受到损害和压迫的冲绳人民,以及与之相对的,从自己的罪恶面前逃走,自我欺骗自我麻痹的日本人,...
本來以為是遊記隨筆,或是特稿一類的書寫,讀下去才發現,遠比特稿這一形式能夠承擔的東西要多得多得多。字裡行間強大的呼之欲出的情感,關於道德想像力,關於記憶,關於...譯筆行文扭結,不流暢,但不減文本本身的深切力度和透徹關懷。總在想,在中國有誰在以這樣的一力承當在書寫疆藏甚至香港呢?
评分对冲绳的反思也是对自我的反思,有助于我们从外部的视角去了解冲绳。也会因此而想到其他很多地理和政治的问题。
评分如果你們看完全書都還看不懂,至少可以讀讀譯者陳言的“譯後記”吧,雖然我也覺得翻譯有讓人迷惑的地方,但是譯者的真誠是看得見的吧
评分与其说是了解冲绳的地缘政治,不如说是彻彻底底地摸住了大江的陈情,在罪恶面前毫不开脱,拒绝缺乏道德想象力自说自话的“美”(想起跟小张说过,如果一种所谓的美不能诚实地面对不美,那么美就是极权的。)他批判缺乏“道德想象力”的人,自我正当化的那种倒错,同时将也自己永远地放置于彷徨之中,承认其共情的不可能,让人特别感动。大江出于自身基座的诘问,用这样的笔力迂回反复地提到“什么是日本人”,自己又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国家共同体的恶为何不能单靠友爱来解决,诚实并不因此自满,而是一遍一遍地问,可能是我看到最闪光的地方。几章里面都写到先驱者们的身影,痛恨作恶的平庸,让我动容的细节是面对美军唱起《唐船道伊》并狂舞的老妇——似乎在想像她的举头投足之间,能够攫住真正的冲绳精神。
评分文笔打底有腔调。观念上有些我不认同之处,但直面冲绳在独立、日本、美军的夹缝中的尴尬位置,是有身为作家的笔劲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