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伊夫•博萨尔特(Yves Bossart),1983年生,瑞士国家学术基金奖学金得主,现定居于瑞士苏黎世。曾于瑞士卢塞恩、苏黎世及德国海德堡攻读哲学,后于柏林洪堡大学以论文《维特根斯坦眼中的美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研究重点是知识论、语言哲学和美学。曾出版《思想所及的视野:哲学与摄影的相遇》一书,目前于瑞士德语广播电视担任编辑,同时也在高中教授哲学,并在瑞士学术基金会开设哲学导论课程,该课程完全以哲学思想游戏的形式进行。
译者简介:
区立远,台湾大学哲学硕士,德国杜宾根大学古典文献学硕士。译有《一九三三:一个犹太哲学家的德国回忆》《疾病与权力》《山屋忆往:一个历史学家的临终追想》等书。
假设你在桥上,目睹电车即将撞上轨道上的五个人,拯救他们的唯一办法,就是把站在你身旁的一个人推下去,你会怎么选择?
假设博物馆里每一幅画都是相同的红色画布,只有画名和简介不同,策展人说每幅画想传达的意念也有所不同,你可以要求退钱吗?
假设村里的理发师只能帮不自己刮胡子的村民刮胡子,不能帮会自己刮胡子的村民刮胡子,他自己的胡子要由谁来帮他刮?
以上问题都是哲学家精心设计的“思想实验”,因为哲学无法用科学实验来检验其正确性,于是哲学家在脑中设计出具体的假设情境,测试哲学理论是否符合我们对于相关概念的理解,以找出人生根本问题的答案。苏格拉底、柏拉图、萨特、加缪、尼采……众多伟大的哲学家都曾设计过思想实验。新锐哲学家伊夫•博萨尔特精选其中最经典的55则,用清晰易懂的方式加以阐述、推演,引领读者探讨最令人彷徨的人生11大主题。
也许「思想实验」就是哲学最好的启蒙。篇幅虽短,却涉及到了伦理学、美学、心灵哲学、政治哲学、宗教学等方方面面,特别是「逻辑与语言」一节,让人感到「索绪尔主义」确实是落后时代很远的语言学理论了。
评分适合配合《普鲁斯特是个神经学家》此类的书,以及物理科普书,一起看,从三个方面看人类如何思考自身存在和时间问题,更加有趣。
评分内容太浅了,而且在这么小一本书里面要涉及到的内容太多,导致整本书缺乏严谨的逻辑,而且每一部分内容都是蜻蜓点水,讲解不透彻。
评分想起了之前与伦理学老师讨论的“功利主义”、“利己主义”。
评分果然我的兴趣一直在时空和自我。感觉书里的各个subject我都已经或多或少有所涉猎,不知道有没有更有深度一点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