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燕,1982年北京大學畢業,1989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碩士研究生畢業,先後任職於中華書局、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現為復旦大學教授。
何兆武,1921年生於北京。1943年畢業於西南聯大曆史係,1946年西南聯大外文係研究生畢業。1956-1986年任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所,1986年起任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主要著作有《中國思想發展史》、An lntellectual History of China,主要譯著有盧梭《社會契約論》、康德《曆史理性批判論集》、羅素《西方哲學史》、柯林伍德《曆史的觀念》等。
李學勤,1933年生於北京。1951年就讀於清華大學哲學係,1952年到中國科學院考古所參加《殷墟文字綴閤》的編纂工作,1954年轉入社科院曆史所,1991-1998年任曆史所所長,其間齣任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傢組組長,2003年起任清華大學曆史係教授,現在領導清華簡的整理和齣版。主要著作有《殷代地理簡論》《古文字學初階》《走齣疑古時代》《中國青銅器概說》《重寫學術史》《三代文明研究》等,其中《東周與秦代文明》的英文本由哈佛大學教授張光直翻譯、耶魯大學齣版社齣版,主編有《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等。
章培恒,1934年生於浙江紹興。1954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係,留校任教,曆任中文係主任、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復旦大學傑齣教授,2011年去世。主要著作為《洪昇年譜》《獻疑集》《災棗集》《不京不海集》等,主編有《中國禁書大觀》《中國文學史》《玉颱新詠新論》等。
王水照,1934年生於浙江餘姚。196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係,隨即任職於社科院文學所,1978年起到復旦大學中文係任教,現為資深教授。主要著作有《唐宋文學論集》《宋代文學通論》《王水照蘇軾研究四種》《半肖居筆記》《王水照自選集》等,主編有《新宋學》《曆代文話》等。
裘锡圭,1935年生於上海。1956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曆史係,1960年研究生結業後任教於北京大學中文係,2000年獲芝加哥大學授予人文學科名譽博士學位,2005年起任復旦大學齣土文獻與古文字中心資深教授。主要著作有《文字學概要》《古文字論集》《裘锡圭學術文集》六捲等,主編有《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等。
硃維錚,1936年生於江蘇無锡。1960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曆史係,留校任教。2006年被德國漢堡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2012年去世。主要著作有《走齣中世紀》《走齣中世紀二集》《音調未定的傳統》《求索真文明:晚清學術史論》《微信舊夢錄》(閤著)及《中國經學十講》等,主編有《中國近代學術名著叢書》等。
陸榖孫,1940年生於浙江餘姚。196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外文係,1965年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復旦大學傑齣教授,2016年去世。主要著作有《餘墨集》《餘墨集·二集》《莎士比亞研究十講》等,翻譯的主要作品有歐文·肖《幼獅》、阿瑟·黑利《錢商》、愛德華·李爾《鬍謅詩集》、諾曼·麥剋林恩《一江流過水悠悠》、王世襄《明式傢具》等,主編有《英漢大詞典》《中華漢英大詞典(上)》等。
張信剛,1940年生於遼寜瀋陽。1962年畢業於颱灣大學土木工程係,1964年獲美國斯坦福大學結構工程學碩士,1969年獲西北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博士。先後任教於紐約州立大學、麥吉爾大學、南加州大學、匹茲堡大學,1990年任香港科技大學工學院創院院長,1996-2007年任香港城市大學校長。主要著作有《從活字版到萬維網》《大中東行紀》《尼羅河畔隨想》等。
興膳宏,1936年生於日本福岡縣福岡市。1961年畢業於京都大學,1966年博士課程修瞭,先後任教於愛知教育大學、名古屋大學、京都大學,曾為京都大學文學院長、京都國立博物館館長、財團法人東洋學會理事長,獲頒“日本學士院賞”,現為京都大學名譽教授。主要著作有《中國的文學理論》、《文心雕龍譯注》、《隋書經籍誌詳考》(閤著)、《異域之眼:中國文化散策》等。
川閤康三,1948年生於日本靜岡縣浜鬆市。1971年畢業於京都大學,1976年博士課程中退,先後任教於東北大學、京都大學,現為國學院大學教授。主要著作有《中國的自傳文學》、《終南山的變容:中唐文學論集》、《隋書經籍誌詳考》(閤著)、《韓愈詩譯注》(閤著)等。
金文京,1952年生於日本東京。1974年畢業於慶應義塾大學,1979年京都大學博士課程修瞭,先後任職於慶應義塾大學、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曾為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所長,現為鶴見大學教授。主要著作有《花關索傳的研究》、《三國演義的世界》(閤著)、《“至正條格”校注本》、《漢文和東亞:訓讀的文化圈》(獲“角川財團學藝賞”)等。
一代有一代之學術、一代有一代之思想。通過戴燕教授對何兆武、李學勤、章培恒、王水照、裘锡圭等十一位從抗戰到當下的老一輩中外學人的訪談,使我們瞭解瞭那個即將過去的時代中發生過的曆史,以及那一代曆史中的學人的思考與抉擇——他們的政治關懷和學術理想是什麼?在巨大的社會變動中,他們如何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在各自的專業領域,他們又是如何思考曆史與未來,如何承上啓下的?
一個個學者,體現瞭一代的學術、思想的風氣。這些學者,可以說是這個時代精神的脊梁,是學術文化的靈魂。鑒往知來,當今學人隻有充分瞭解上一輩學人的學術及思想,纔能承上啓下,繼往開來。在這個意義上說,本書也是前輩學者的學人心史。
發表於2024-11-04
陟彼景山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讀書筆記301:陟彼景山 十一個學者的訪談,後麵幾個國外的我不感興趣,前麵五位聊的內容頗有感慨。 對於顧頡剛和郭沫若的評價同坊間差異還是很大,對於老郭網上罵聲一片,經曆過那個時代的人就平和很多。顧頡剛師承是鬍適,當年跟魯迅打官司,糾纏很深,後來日記裏又說學的是王...
評分讀書筆記301:陟彼景山 十一個學者的訪談,後麵幾個國外的我不感興趣,前麵五位聊的內容頗有感慨。 對於顧頡剛和郭沫若的評價同坊間差異還是很大,對於老郭網上罵聲一片,經曆過那個時代的人就平和很多。顧頡剛師承是鬍適,當年跟魯迅打官司,糾纏很深,後來日記裏又說學的是王...
評分讀書筆記301:陟彼景山 十一個學者的訪談,後麵幾個國外的我不感興趣,前麵五位聊的內容頗有感慨。 對於顧頡剛和郭沫若的評價同坊間差異還是很大,對於老郭網上罵聲一片,經曆過那個時代的人就平和很多。顧頡剛師承是鬍適,當年跟魯迅打官司,糾纏很深,後來日記裏又說學的是王...
評分讀書筆記301:陟彼景山 十一個學者的訪談,後麵幾個國外的我不感興趣,前麵五位聊的內容頗有感慨。 對於顧頡剛和郭沫若的評價同坊間差異還是很大,對於老郭網上罵聲一片,經曆過那個時代的人就平和很多。顧頡剛師承是鬍適,當年跟魯迅打官司,糾纏很深,後來日記裏又說學的是王...
評分讀書筆記301:陟彼景山 十一個學者的訪談,後麵幾個國外的我不感興趣,前麵五位聊的內容頗有感慨。 對於顧頡剛和郭沫若的評價同坊間差異還是很大,對於老郭網上罵聲一片,經曆過那個時代的人就平和很多。顧頡剛師承是鬍適,當年跟魯迅打官司,糾纏很深,後來日記裏又說學的是王...
圖書標籤: 訪談 學術 學術史 學者訪談錄 戴燕 中華書局 訪談錄 2017
看到序言裏作者寫的“一代有一代之學術”,說實話,我已經對這句話感到厭煩瞭,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靜安先生恐怕也想不到,他所過那麼多話,就這一句被各路人馬翻來覆去反復引用吧。——純藉地吐槽。書還是很好看的。裘锡圭先生和硃維錚兩位先生訪談很有啓發。章培恒先生那篇對顧頡剛火力全開,挺有意思。
評分八卦尚可觀,何兆武和汪曾祺是西南聯大的室友,章培恒不喜歡顧頡剛,鄭振鐸做過考古所所長也是第一次聽說,錢鍾書兩個星期重溫一次十三經。陸榖孫老先生雖然沒那麼多高談,卻很親切。可能是興趣使然,感覺訪談日本學者的一篇有啓發。另外,是不是學理工齣身的人都好談儒學?
評分可惜沒趕上田餘慶先生。幸好沒錯過陸榖孫先生。
評分一代學者有一代的經曆。裘先生講京派海派那段有點意思(^^)
評分大二的時候翻過半本,昨天拿齣來看竟然一點印象也沒有瞭,今天又讀瞭一遍。好幾篇都談到瞭古史辨以及“國學”,總的來說硃維錚先生的那篇最有啓發。日本三位學者講漢學研究的也還不錯。PS.錢锺書先生是真的厲害,花瞭兩個星期就把十三經溫瞭一遍。。。
陟彼景山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