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林,生於1818年,是德國19世紀著名法學傢,締約過失責任理論的提齣者,也是目的法學派的創始人。其思想不僅對西歐,而且對全世界法學都産生瞭巨大的影響。
本書是耶林最重要的演講稿之一。耶林首先提齣瞭法權感淵源的二者擇一的問題,即法權感是産生於曆史還是天賦。耶林駁斥瞭是自然賦予人類某種特殊裝備的觀點。他認為,人能夠憑藉自己的理解並齣於自我保存的本能為自己的生存發現必要的道德與法律上的秩序。他從三個角度對這一觀點進行瞭論證,即自然的角度、曆史的角度與心理的角度,在心理方麵他分析瞭法權在個體中産生以及一般化的問題。該演講稿展示瞭耶林晚年的法律理論是一種古典的、人類曆史的法律進化論模式。
發表於2025-04-28
法權感的産生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法學 法律 法理學 魯道夫·馮·耶林 法權 德國 *北京·商務印書館* 法理學、法哲學與法學方法
Rechtsgefühles,法權感,或譯法感情、權利感,乃至正義感、公正感,因Recht意義過多所緻。耶林晚年對法感來源於自然這一命題産生瞭巨大懷疑,轉而認為法感來源於曆史。雖天賦法感論在推理麵前體無完膚,但法感進化論卻容易得齣每個時代的正義觀/法感情都是正確的、不可苛責的,如果忽視最高的自然法則,這一觀點甚至可以為一切惡法辯護……然“我們道德的進步是所有道德觀念的本質,是曆史中的上帝”又使法感進化論帶有非常積極的色彩。
評分耶林認為法權感是曆史發展的産物,這與曆史法學派的觀點相一緻,總體而言做齣瞭較為權利而鬥爭而言更加豐富的論證。 另外文中有一句話值得注意,耶林說,考慮到洛剋是法國人而且距我們很遠,不提也無妨(這也可能是翻譯或者我沒有理解好原文的問題。)考慮到後文,耶林這麼提應該是為瞭批評當時德國法學界的某些狀況,這對我們也有意義,我們總是能看到某些研究者喜歡自我局限,把一些東西以不在我範圍內為由排除齣思考的範圍,因為這個而默默無聞的人,其實不少,不過固執的久瞭,還能得一個不慕名利熱愛讀書的名聲,也算不錯。哈哈。
評分耶林的法律進化論,“代替所謂的將道德的真理置於人們心中的自然,齣現的就是曆史。”
評分耶林的法律進化論,“代替所謂的將道德的真理置於人們心中的自然,齣現的就是曆史。”
評分耶林後期的一篇演講,涉及洛剋的認識論以及當時語言學的一些研究成果;覺得關鍵概念譯成“法感”更簡潔明瞭。
法權感的産生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