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卡拉.鮑爾(Carla Power)
美國《時代週刊》(Time)作傢,也曾為《新聞週刊》(Newsweek)、《紐約時報雜誌》(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等雜誌撰稿。曾獲海外齣版俱樂部獎(Overseas Press Club Award)、女性媒體工作者獎(Women in Media Award)。
鮑爾的母親是猶太人、父親曾是基督教貴格會的法律係教授,本人是生長在美國中西部的世俗女性主義者。因為父親熱愛至中東地區旅遊,鮑爾從小與伊斯蘭結下不解之緣。
譯者簡介
葉品岑
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化係碩士。曾任編輯,目前從事翻譯,譯作有《午夜的佩拉皇宮:近代伊斯坦堡的誕生》、《凱因斯對戰海耶剋:決定現代經濟學樣貌的世紀衝突》。
※2015《華盛頓郵報》、《丹佛郵報》最佳圖書※
※2015普立茲獎入圍※
※2015國傢圖書獎入圍※
迴歸《古蘭經》,我們能看到什麼?
世界上再沒有第二本書,能同時引發寬恕與戰爭、慰藉與仇恨。
誰誤解瞭它?誰能詮釋齣真實的伊斯蘭?
在對立紛擾的爭辯中,一位美國女記者跟隨一位印度傳統伊斯蘭學者,
迴歸《古蘭經》經文的原始脈絡,走入澄澈明亮的伊斯蘭之心。
西方與伊斯蘭世界衝突愈演愈烈之際,各式各樣關於「伊斯蘭」的報導充斥著媒體版麵。狂妄暴力的極端分子成為關注焦點,深化主流輿論對伊斯蘭的抨擊與偏見,同時,為伊斯蘭平反之聲也日益顯著……
美國記者卡拉‧鮑爾兒時曾隨父親旅行伊朗和阿富汗,在她心中留下對伊斯蘭的親近之情。麵臨現今西方與伊斯蘭世界撕裂衝突的局麵,她決定展開行動:當瞭解伊斯蘭成為必要,為什麼沒有人願意討論《古蘭經》呢?
為此,鮑爾開始和以挖掘歷史上四韆名重要的女性穆斯林而聞名全球的印度裔伊斯蘭學者阿卡蘭(Mohammad Akram Nadwi)共同研讀這本神聖經典,站上跨文明對話的最前線,找尋對話的可能。
長達一年的學習旅程,兩人走過牛津的咖啡館和印度小村莊的穆斯林學校,在茶與咖啡之間,咀嚼引發熱議的《古蘭經》經文。鮑爾聆聽阿卡蘭述說先知穆罕默德的故事與言行,還原經文脈絡,企圖接近伊斯蘭的真義。
一位西方世俗女性,和一位傳統派的印度宗教學者,似乎應該劍拔弩張的關係,卻培養齣亦師亦友的真摯情誼。他們攜手從《古蘭經》洗鍊優美的文字中,挖掘齣伊斯蘭崇尚和平而非屠殺的溫順性格,以及對女性的尊重而非迫害,拆解瞭聖戰、一夫多妻等常見的刻闆印象。現今對伊斯蘭的誤解,無非是混淆瞭穆斯林社群中多樣的傳統文化,以及伊斯蘭信仰的樣貌。
然而,兩人的討論會不隻是純真美好的文化交流。隨著與阿卡蘭的互動愈發緊密,身為世俗主義者的鮑爾不斷麵臨自身思想觀念的挑戰。與異文化的碰撞是一場近身的肉搏戰,少不瞭尷尬、摩擦與辯論,迫使鮑爾跨越大城市居民習以為常、世界主義式的「尊重欣賞」,激盪齣深刻理解的火花。
「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這是《古蘭經》第四十九章第十三節的經文,也是作者鮑爾翻開《古蘭經》的初衷。在真主創造的多元族群之間,不應存在衝突撕裂,而該用豐富的理解建立連結,也唯有如此,纔能找到共存的解答。
名人推薦
導讀
趙錫麟(颱北清真寺教長、沙烏地阿拉伯麥加大學博士)
各方推薦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見證瞭一段感人的友誼……《古蘭似海》貼心而細膩地重新理解伊斯蘭,並努力澄清種種對穆斯林的刻闆印象與汙名……全美國52%自己認為還不夠瞭解穆斯林的民眾都應該熟讀它。」
《丹佛郵報》(The Denver Post):
──「鮑爾女士紀錄瞭她與一位她在倫敦智庫認識的穆斯林學者阿卡蘭共同研究《古蘭經》的點點滴滴。《古蘭似海》可以被當作是認識伊斯蘭的入門讀物,也可以作為理解阿卡蘭思想、西方人如何詮釋阿卡蘭,以及文化與宗教之對話的進階之作。
法理德.劄卡瑞亞(全球百大公共知識份子、《後美國世界》、《為博雅教育辯護》作者):
──「若欲瞭解伊斯蘭對戰正與和平、男性與女性、猶太人與異教徒的看法,這本書能提供絕佳的答案。這段真誠友人之間的對話,聰穎、同理而極具啟發性,世界各地都需要有這樣的對話。」
亞薩德.莫凡尼(Azadeh Moaveni,《口紅與聖戰》(Lipstick Jihad)作者):
──「卡拉.鮑爾對《古蘭經》的親密描繪,筆調細緻優雅,記錄下關於穆斯林神聖經典之真正本質、獨特而未止的辯論。一部生氣洋溢、引人入勝的著作。」
約翰.艾斯波西多(John L. Esposito,喬治城大學伊斯蘭研究教授、(伊斯蘭的未來)《The Future of Islam》作者):
──「與眾不同、嫻熟齣色、極為迷人的一本書。卡拉.鮑爾討論並發掘《古蘭經》關於和平與暴力、性別與頭巾、宗教多元主義與包容的訊息、意義以及價值,帶領讀者展開一趟跨信仰理解的獨特旅程。」
發表於2024-11-25
古蘭似海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Just finished, I have a feeling journalism writing becomes a bright star in the realm of literature, by books such as this one. And I guess as many other readers, I was surprised by the depth and expanse of the Quran and Islam, but more importantly, by the ...
評分- 這是我第一本讀與伊斯蘭教相關的書,說來真慚愧。過去讀《消失的國民》時有提到中國的迴族,但當時比較是從歷史的角度去看,沒有注意伊斯蘭的教義本身。 - 之前讀《世界史的結構時》,突然覺得自己對中亞、印度等地的豪不認識,實在說不過去,於是想慢慢開拓這方麵的閱讀。 -...
評分Just finished, I have a feeling journalism writing becomes a bright star in the realm of literature, by books such as this one. And I guess as many other readers, I was surprised by the depth and expanse of the Quran and Islam, but more importantly, by the ...
評分- 這是我第一本讀與伊斯蘭教相關的書,說來真慚愧。過去讀《消失的國民》時有提到中國的迴族,但當時比較是從歷史的角度去看,沒有注意伊斯蘭的教義本身。 - 之前讀《世界史的結構時》,突然覺得自己對中亞、印度等地的豪不認識,實在說不過去,於是想慢慢開拓這方麵的閱讀。 -...
評分Just finished, I have a feeling journalism writing becomes a bright star in the realm of literature, by books such as this one. And I guess as many other readers, I was surprised by the depth and expanse of the Quran and Islam, but more importantly, by the ...
圖書標籤: 伊斯蘭 曆史 宗教 文化 @颱版 西學 Histroy 書
兩個人生活的交錯展開,很有創意。隻是很多時候,對經典的解讀,被對生活細節絮絮叨叨的講述衝斷,精髓也因此而飄散開來,讓人抓不住中心和重點。似乎感覺女記者還沒開始學習就已經被謝赫徵服瞭,而之後的寫作不是對話,僅僅是“證明”之旅。我想,對異己最深的理解不是知道對方“是什麼”或“不是什麼”,而是,從“人”這一最基礎的地方齣發,去瞭解:“我們是什麼”。全書最後幾章有關“信仰不是認同,是個體內在精神性的提升”非常精彩,我也十分贊同。
評分伊斯蘭教也能洗,佩服
評分當我發現我不是這本書的預期讀者,以及這本書本身的邏輯是:我對伊斯蘭有偏見(因為它好像會攻擊猶太教),後來我發現不是。我:???(抱歉!打擾瞭。)
評分書的定位模糊,謝赫的個人傳記?作者的伊斯蘭心靈之旅?為受到誤解的伊斯蘭辯白與發聲?麵麵俱到的構思沒有問題,可惜作者過於文藝的筆觸安放在宗教主題的書籍裏麵,我的閱讀體驗經常是齣神、混亂和不耐煩,比如真沒必要安排幾十個字描繪來聽謝赫講座的女生的體貌特徵。不過謝赫對於伊斯蘭文化過去不知不覺産生「厭女情結」的解讀很因吹斯汀。挪威電視劇《羞恥》裏麵的穆斯林女孩Sana總會在我讀書的時候縈繞腦海,愈發覺得謝赫所提倡的小寫m的穆斯林正是Sana。
評分伊斯蘭教也能洗,佩服
古蘭似海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