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迪亞·戴維斯 Lydia Davis,美國當代著名小說傢、翻譯傢。她的小說以語言精悍、結構新穎、洞察人性在美國文學界獨樹一幟。2005 年當選為美國藝術科學院院士,2013 榮獲布剋國際奬,長期緻力於法國經典文學的譯介工作,現為紐約州立阿伯尼大學創意寫作教授。
【編輯推薦】
★一生中總有些人轉身隻要一瞬,忘記卻要一輩子;打開人心最柔軟的部分,一封寫給錯位前任,最真摯、坦率的情書;
★作傢們的偶像,2013年布剋國際奬得主,美國當代最著名女作傢之一莉迪亞·戴維斯唯一長篇力作,孤獨者的共鳴之歌,敏感還原我們在愛情中的嗔癡怨懟;
★失戀者的自愈手冊,夜深人靜,用故事為潮湧往復的迴憶畫上完整的句點;
★作為戴維斯最優秀的作品,這部小說,使用的每一個詞語都如此精確,每一個句子也如此完美,音韻、句法和諧統一,為未來探討記憶的虛構寫作提供瞭一種非常有創見的嘗試;——美國書評人 哈爾•哈拉維卡;
★戴維斯和保羅·奧斯特是少年夫妻,青春時,他們曾一起為藝術忍飢挨餓,苦心求索,如今彼此功成名就,卻互不往來,對過去諱莫如深。癡念與真實,孰是孰非,都隻能喑啞地散落在記憶的虛構中。
【名人推薦】
“在世的作傢中,很少有人寫下的東西比她的更有意義。”——喬納森·弗蘭岑
“她全憑一己之力發明瞭一個寫作流派。”——戴夫·艾格斯
“她像卡夫卡那樣有力,像福樓拜那樣敏感,像普魯斯特那樣劃世紀。”——英國《衛報》
“她是作傢們的作傢,喬納森·弗蘭岑和紮迪·史密斯等都是她的粉絲。”——btr
【內容簡介】
沒有預兆
就像鏇風
襲擊一棵櫟樹那樣
愛撼動著我的心
——薩福
她是老師,他是學生。二人相差12 歲。
故事從記憶中的怦然心動開始,到相互摺磨結束。僅僅維持瞭一年。
為瞭終結思念,她試圖寫下他們的故事。她不得不一次次迴憶——他的皮膚、頭發和衣服,他的魅力和缺陷,他的沉默與謊言。
她在鏇渦中找不到齣口,掙紮在迴憶和忘卻之中。舊日時光潮湧往復,她能做到真正的終結嗎?或者,她想要忘卻的,隻是自己重新編織的虛構和想象?
發表於2025-04-25
故事的終結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聽說擅長短篇甚至極短篇小說的莉迪亞·戴維斯寫瞭一部唯一的長篇小說,光想想就令人好奇:她是怎麼用她光怪陸離的句子組成一部長篇的? 自從她的短篇小說齣名後,並以“文體傢”和“作傢的作傢”光耀於舞颱,評論傢詹姆斯·伍德冠她以“她的作品遲早會被看作美國文學偉大的、不...
評分一位女老師對與小她12歲的男學生的感情迴顧獨白,是主人公片段式的迴憶和自言自語的碎碎念,書的後半部分漸入佳境,從兩人分手後變得耐讀好看,作者對於女人失去戀情的心理活動和細膩感受極盡描摹,刻畫得淋灕盡緻,就好像我們聽一首關於想愛卻不能愛的傷痛的歌麯,主人公一次...
評分 評分人們還能怎麼描述一個不可愛的現實世界呢?海明威用他的冰山理論和我們玩捉迷藏的遊戲,再後來,作傢們更常做的是用一種憋住咳嗽的力氣,憋住一句關鍵的話,隻是在說無聊是多麼無聊,沮喪是多麼沮喪。 莉迪亞·戴維斯好像沒有在現實之外再造一個世界的野心,也不打算使一個觀念...
圖書標籤: 小說 莉迪亞·戴維斯 美國 美國文學 外國文學 迪莉亞·戴維斯 外國小說 莉迪亞·戴維斯小說的第二種中文版
女性私語日記體小說,意識流派的經典作品,但是狹隘在女性視角,對於男性可能就不討喜瞭。
評分喜歡也許就是一種命中注定,即便很痛苦,冥冥之中似乎自然有一種力量吸引著自己,想要知道關於他的全部全部。
評分一如記憶般破碎,過去既不圓滿,也不完美。
評分和帕慕剋的純真博物館挺類似的。
評分喜歡也許就是一種命中注定,即便很痛苦,冥冥之中似乎自然有一種力量吸引著自己,想要知道關於他的全部全部。
故事的終結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