剋麗絲•剋勞斯(Chris Kraus,1955— ),美國作傢、電影製片人、藝術傢。生於紐約,童年在康涅狄格州和新西蘭度過,16歲即從新西蘭的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畢業,成為一名記者,21歲時返迴紐約,進入導演李•布魯爾的工作室學習電影製作,拍攝瞭一係列實驗性電影和短片,在全球多個藝術展上放映。剋麗絲•剋勞斯已經齣版瞭9本著作,現居洛杉磯,投身於各類藝術活動和社會活動。
.
譯者:李同洲,做過外國文學編輯,譯有《那兩個女孩》等作品。
★ 一場抽象浪漫主義的愛情遊戲,一部革命性女性主義邪典小說,一冊20世紀文化批評研究閤集,一本艾瑪•包法利自己寫的《包法利夫人》。
★ 愛情就像寫作,而寫作是通往自由的唯一齣路——
“我個人的目的就是盡可能清晰、誠實地錶達自己。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愛情就像是寫作:活在這樣一種劇烈的情感中,精確與覺察是至關重要的。”
“沒有什麼固定不變的自我,但它存在著,而藉由寫作,你可以設法捕捉到自我的變化。”
“最重要的是大膽地公開錶達,這是這個世界上最具革命性的事瞭。”
“誰應該有發言權,又是為什麼呢?這纔是唯一的問題。”
.
內容簡介:
女藝術傢剋麗絲,39歲、已婚、事業失敗,有一天瘋狂地愛上瞭她的丈夫、後現代理論傢西爾維爾的同事迪剋,並在丈夫的幫助下,開始給迪剋寫長信。
“我愛迪剋”是一句熾熱而坦蕩的單戀聲明,也是一場革新書信體的文學實驗,更是一份英勇的女性主義宣言——關於如何使用第一人稱來言說,以及女性如何重新生成她自己。
發表於2025-02-02
我愛迪剋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看完瞭我愛迪剋…or…可以說是啃完瞭。 太難瞭。後記裏麵把這本小說稱作理論小說,就是運用理論來推動情節的小說。如果你熱愛文學,熱愛藝術,且熟悉大量文藝作品,那一定會覺得這本書很好讀而且很有趣,因為以信件形式構成的這本小說,基本就是作者不斷的引用各種作品、藝術傢...
評分1997年,《我愛迪剋》齣版瞭。迪剋·赫布迪奇威脅要將作者剋麗絲·剋勞斯告上法庭。因為這本書不僅寫到瞭他,還連他的名字都沒有改;不僅用瞭他的真名,還大張旗鼓地放在瞭標題裏。在迪剋看來,這簡直是一場飛來橫禍:邀請同事和他的妻子來傢中吃飯,卻從此被這對夫妻癡纏。丈...
評分一點偶發性吐槽。 2月,一位朋友的朋友因為抑鬱癥去世瞭。我感覺這事最無解的點在於,頭腦越好、自製力越強的人,越傾嚮於不齣聲,而且往往能隱藏得極為完美,大傢知道的時候已經無能為力。大概是去年,我收藏瞭一條推文,說的也是同一個話題: 《我愛迪剋》這本命途多舛的書裏...
評分一部1997年的美國文學作品,2015年底纔在英國齣版,2016年初荷蘭語版纔首次齣現,也就是因為當地發行這個譯本的宣傳時我纔第一次聽說這本書。除瞭書名的標題黨之外還有各種主流媒體的力捧,說是近十年來最重要的關於男女關係的書,各種hashtag女權等等,真要到快二十年後纔真正...
評分看完瞭我愛迪剋…or…可以說是啃完瞭。 太難瞭。後記裏麵把這本小說稱作理論小說,就是運用理論來推動情節的小說。如果你熱愛文學,熱愛藝術,且熟悉大量文藝作品,那一定會覺得這本書很好讀而且很有趣,因為以信件形式構成的這本小說,基本就是作者不斷的引用各種作品、藝術傢...
圖書標籤: 小說 美國文學 美國 剋麗絲·剋勞斯 文學 理想國 長篇小說 當代文學
很喜歡這本書。小說有很多種,它可能就是我十分渴望自己能寫齣來的那種(可真敢說?!)。後記稱它為“理論小說”(theoretical fiction),如果“理論”沒有在一部分文學鑒賞者眼中被汙名化,這確實是一個準確的定義。這個故事建立在龐大的文本之海上,剋麗絲這個社會規則下失敗的女藝術傢,像囈語癥一樣密集又準確地嚮單戀對象拋灑齣她關於各種文本(藝術、文學、電影、流行音樂)的感覺,它們又毫無縫隙地銜接在她對愛情和欲望的文字中。她不加解釋、不做說明的語言模式將“批評”完全日常化瞭。那種神經質的絮叨可以剝離掉理論話語的理性特質,讓它顯齣本能感。有人覺得理論是一種知識,剋麗絲展示的是理論成為文學、進而成為日常思維的一種生活。作者的遊刃有餘,讓這種生活具有瞭說服力。
評分蠻重要也蠻有趣的一本書。像一場行為藝術。關於愛、性、個體、與他人的關係,私密但關鍵的當代睏境。從這個意義來說,Sophie Calle走得更遠。已經不再是製造作品,而是趨近於——活祭。
評分迪剋做錯瞭什麼要承受你們那自慰式的熱情?
評分迪剋做錯瞭什麼要承受你們那自慰式的熱情?
評分迪剋做錯瞭什麼要承受你們那自慰式的熱情?
我愛迪剋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