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瑜:2000~2007年曾留学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2007~2010年执教于英国剑桥大学,2010年后任清华大学副教授。
发表于2025-04-17
送你一颗子弹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虽然作者自己觉得是文艺青年,但我觉得文艺和文化还是有点差别,在我的词汇里,文化还是个褒义词。 2011年读《民主的细节》,书是好书,不过,枯燥,冷硬,很受启发,但对于作者这个人,不觉得喜欢,前几天看了《牛校牛在哪》,知道是《送你一颗子弹》里的,于是买了这本书,...
评分虽然自己很喜欢经常对乱发感慨,发牢骚,讲一些自以为有深度的见解,但我一向对小品文,随笔不甚感兴趣。总觉得是如我辈之流一拍脑袋写出来的东西,作为个人抒发胸臆,自我消遣还不错,真要认真起来,还真什么都不是。 友人推荐给我这本书,正好最近赋闲在家,看本好书绝对是...
评分我也算一个搞社会研究的学生,周围的同学也都是社科的背景 我发现自己周围的社交网络所呈现的状态与这本书如出一辙。 碎碎叨叨自以为是的小聪明和讽刺是幽默感么? 能随意扯到到历史史实和名人名著是联想力丰富么? 经常有一些闲得无聊的奇思怪想就觉得自己脱离俗人了的范畴?...
评分刘瑜在书里说:我相信是一个人感受的丰富性,而不是发生在他生活中的事件的密度,决定他生活的质地;是一个人的眼睛,而不是他眼前的景色,决定他生活的色彩。 我在想,其实有的时候,密度决定了感受的丰富程度。 当事件以n天/件的频率发生的时候,你才可以一边品尝咖啡一边...
评分图书标签: 随笔 刘瑜 散文随笔 人生 成长 感知 青春迷茫 中国刘瑜
《送你一颗子弹》在畅销近十年后,由当年本书的策划出版人带到东方出版中心全新修订后再版。
与十年前那种稀薄到出现高原反应的生活状态不同,这十年来,刘瑜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结婚、生子、育儿、装修、工作、指标、职称……读者或可从新增的篇目里窥知一二。她在新版后记里这样谈到:如果不以“历史意义”、而只是以对待生活的热忱程度来审视这本小书,或许它也并不完全只是不堪。现在回望当年的自己,我看到的,是一只昆虫努力破解砸中自己的每一滴雨,相信如果自己观察得足够认真,每一滴雨里都有通向自我拯救的道路。如果这企图愚蠢,这愚蠢中也包含相信生活值得热爱的善意。
刘瑜女士,我的镇定剂,也是我的兴奋剂。
评分“现在回望当年的自己,我看到的,是一只昆虫努力破解砸中自己的每一滴雨,相信如果自己观察得足够认真,每一滴雨里都有通向自我拯救的道路。如果这企图愚蠢,这愚蠢中也包含相信生活值得热爱的善意。” / 太好了。“去了冰岛”还是爱她。
评分是在看完这本书时才喜欢上刘瑜的,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有这个阶段,而我正好在这个阶段,就像刘瑜说她现在41岁了,一个41岁的人如果依然沉湎于捕捉,端详自己没一点稍纵即逝的情绪,并为之大惊小怪‘总觉得不妥,就像一个成年人如果仍然沉湎于收集小石头,也显得诡异。学会成长,学会改变过去的自己。希望我的每一个自我都能有力量。明白自己,才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愿你一生一世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
评分这本书想读很久了,是属于那种睡觉前读个两三篇,然后躺在床上慢慢反刍的书。虽然只是刘瑜的日常感受,却不矫情不造作,冷静地思考着各种问题。对于读者来说,可以给我提供一种态度,也就是其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可思考的一些感受,我们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我们浮皮潦草没有深入一些事物的核心,没有保持独立思考,因为网络上的各种声音和观点已经带领着我们不会思考了不会独立思考了。这个时候,读一读刘瑜的书还是蛮合适的。
评分只有少数几篇例如《超越那一天》让我若有所悟。其他的作为随笔有点太随意了,缺少深度也不够幽默,好处是令人体会到30岁的未婚生活能有多无聊(
送你一颗子弹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