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克木(1912—2000),字止默,曾用笔名辛竹、维谷、演慧、安琪等。安徽寿县人。著名学者、诗人、翻译家。1930 年赴北平求学,1933 年开始发表诗歌、散文、翻译等,是三十年代新诗坛的重要一员。1935 年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七七事变后离开北平南下,辗转于武汉、长沙、香港、重庆、昆明等地,在报馆编写新闻,在中学、大学教授外语。1941 年经缅甸到印度加尔各答,任《印度日报》编辑;1943 年到贝拿勒斯鹿野苑随印度大学者憍赏弥老人读梵文、巴利文,学习、研究印度哲学。1946 年回国,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教梵文及印度哲学史。1948 年起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教梵文、巴利文、印地语、乌尔都语等。教学同时,发表多部作品,包括学术著作、散文、杂文、诗歌、小说、翻译等。历任第三届至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第五届至第七届常委,宣传部部长。
金克木先生精通梵语、巴利语、印地语、乌尔都语、世界语、英语、法语,懂德语、拉丁语等多种外国语言文字。学术研究涉及诸多领域,除了在梵语文学和印度文化研究上成绩卓著外,在国学、中外文化交流史、佛学、美学、比较文学、翻译等方面也颇有建树。
发表于2025-01-22
八股新论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标签: 金克木 八股文 随笔 文化 科举 文学研究 历史 八股
本书精简清通,对八股文的源流、体式、功能和历史功过做了既透彻深入又亲切可感的疏解;并举名家如汤显祖、徐渭、尤侗、袁枚、王士贞、高鹗等人的八股文片段为例,辨析八股的文体结构、规范化的写作程式和难得一见的情性风格。作者还将八股文的体式溯源到《论语》和《孟子》,认为八股的结构和腔调继承了两千年书面汉语文章的发展,是将春秋以来汉文文体的诸形式集中凝固下来而僵化的结果,其中尤与《四书》不可分,并从“对策”的性质论证了从《四书》到八股的“一以贯之”。
说起八股文,大家心目中第一个想起的常常是关于它的负面评价。诸如八股文让文章变得死板,阻碍了中国文学的发展等等......批判了这么多,你真的了解什么是八股文吗?八股文真的一无是处吗? 金克木的这本《八股新论》就为读者做了很好的科普。对八股文的源流、体式、功能和历史功过都做了细致深刻的见解。八股文就是指文章的八个部分,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后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起来共八股。这样的文体继承了两千年书面汉语文章的发展,也是一种僵化的发展结果。 八股文,是一种文体,也是一种思想。这本书推荐给你。
评分4.#2020微信读书# 先前对八股的认识过于刻板,但实际上,八股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自有其传统和出现的缘由。其写作的传统可以追溯到《论语》《孟子》,八股之前也有形似八股的文章。八股文体僵化呆板,但也束缚不了有才学之人的发挥,文体扼制不了文心。八股自近代文学史学科建立以来即不被看成“文学”(茅盾所谓“形式主义”和周作人所谓“功能主义”,不符合“纯文学”),实则明清古文得以发展,离不开当时对八股的重视,选古文、学古文,用的是八股的眼光。由此可见,若从探究文学发展的角度而已,八股便不可轻视,这一点可借邝健行、刘尊举的论文进一步对读。
评分八股文表面上是代圣贤立言,实则在于揣摩出题人的意旨,牢笼思想。相对于这本,还是比较喜欢《书读完了》。3.5星
评分其实贴标签是最不能准确概括事物的。八股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也有历史渊源, 只不过几千年大变局,他不在适用了。
评分“文章不通作八股,越作越不通。通了文章看八股,越看越有趣。 拿八股文当作考试敲门砖,未必考得中,只好碰运气。拿八股文当作天地间妙文,可以观其妙,妙在不言中。” “八股文之特色用一句话就可以说出来:按照既定的严密规格代圣人立言。文章是自己写的,可是没有一句是自己的。这岂不是一奇?学起来,要写得好,是真不容易。另一奇是无论怎样文理不通,读起来总是铿锵悦耳,看起来极为整齐悦目。深入其中,津津有味。格格不入,味同嚼蜡。” 作者很明显是得到了八股文的真趣味,讲起来也饶有兴味。易读性很高,完全不晦涩。
八股新论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