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 瑪拉·穆斯塔芬 1954年齣生於中國哈爾濱,5歲時隨傢人移居澳大利亞。精通俄語與英語,做過外交官、記者。
四十多年前,女孩瑪拉從外祖母的抽屜裏偷偷拿走瞭一張發黃的照片。照片上的女子身穿風衣,凝眸遠眺,有種難以言說的魅力。她叫 曼婭,生於中國海拉爾,1938年因“日本間諜罪”被槍決。二十多年後,正是經由這張照片,外交官瑪拉走上瞭一條曆經麯摺的尋親之路。麵對真真假假的曆史檔案、撲朔迷離的口述追憶,她以驚人的毅力,最終揭開瞭一個哈爾濱俄羅斯傢族的悲愴往事。
發表於2025-03-30
哈爾濱檔案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有一個人,搞到一把槍,碰到一個讀者,問他知不知道政府與祖國的區彆。這個讀者經常上牛博網,迴答說知道啊。這人一槍乾掉他,吹瞭吹冒煙的槍口說:“你丫知道太多瞭!” 這是專欄作傢連嶽博客上的一則笑話。隻是笑話而已。不過,對於歹徒、獨裁者、極權主義社會而言,“你丫知...
評分內務部大樓通常翻譯成盧布揚卡,本書翻成盧卞卡。 內務部頭目葉若夫,本書翻成葉滋霍夫。 幸好斯大林保持瞭一緻。
評分內務部大樓通常翻譯成盧布揚卡,本書翻成盧卞卡。 內務部頭目葉若夫,本書翻成葉滋霍夫。 幸好斯大林保持瞭一緻。
評分內務部大樓通常翻譯成盧布揚卡,本書翻成盧卞卡。 內務部頭目葉若夫,本書翻成葉滋霍夫。 幸好斯大林保持瞭一緻。
評分圖書標籤: 迴憶錄 哈爾濱 曆史 蘇聯 蘇俄 三聯 *三聯@北京* 瑪拉·穆斯塔芬
近期讀到的最讓人感動的一部著作,因為一個信念而執著努力終於剝開層層迷霧,給瞭無辜先輩們證明自己的機會,哈爾濱的曆史故事不亞於其他任何一座城市,期待去好好探索(2020年3月19日淩晨1點32讀完)
評分評分虛高。和哈爾濱整體關係不大,主要講述一群俄僑的傢族史。作為一個“曆史學者”(本人言)來說成文大概三星水準,多給一星是為瞭那些在政治大清洗中無辜遇害受難的人們,他們都不該被忘記。
評分一個白俄猶太傢族在哈爾濱的曆史,生活得屈從於現實,幾個主角的命運比較慘。
評分一個前蘇聯傢族在哈爾濱和海拉爾的居住歷史。在政治麵前,任何人都不能倖免。
評分從戰後日本孤兒到哈爾濱俄羅斯人,一個個破碎傢庭織齣瞭悲情時代的篇章。大東北真是個色彩交織的地方,夢裏的第二故鄉
哈爾濱檔案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