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途 1968年生于吉林长春市,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发展社会学博士,2008年开始就职于北京工友之家。著有《谁搬迁了?——自愿性移民扶贫项目的社会、经济和政策分析》、《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中国新工人:文化与命运》,编著有《打工者参与式行动研究》(合编)。
发表于2024-12-22
中国新工人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今年1月份读完,一直拖到3月份找到本书作者吕途老师做了采访,她在外地,我们隔着手机屏幕聊了整整两小时。 很多能放在台面上说的问题我都问了,最后选择了一些放在稿件里。这里是稿件链接(http://www.china.org.cn/china/2018-03/06/content_50665186.htm)。 当初找吕老师...
评分这是一册女工的故事。称“故事”,毋宁称生命、遭遇或境况,女工们的生命遭遇与现实境况。女工们的,也是今日世界劳动者、生产者、供养者与服务者的故事。无须添加性别为定语,她们的故事记述并展示了今日世界多数人——在主流媒体上状若无声的多数人的生命境况;必须添加性别...
评分图书标签: 社会学 劳工研究 女工 女性 吕途 性别研究 当代中国 访谈
吕途通过深入访谈,记录了34位普通人的所思所想、生命故事,她们是中国女工,从五〇后到九〇后。这些故事延伸出了两个历史:一个是时代变迁的历史,一个是个人的生命历程。当代中国的巨变深刻地塑造着每一个人,而不同年龄段女工的成长经历、谋生历程,也从不为人知的角落见证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作为女性,她们的恋爱、婚姻和生育是女工故事的重要内容,她们承受着比男性劳动者更为沉重的家庭责任和社会偏见;作为劳动者,她们生活得如何,是否能获得解放和新生,也是衡量社会变革的尺度。女工个体的生命经验固然会显得单薄甚至无助,而当每一位劳动者的经历汇集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女工群体坚韧的精神面貌。
本书是“中国新工人”三部曲的第三部。新工人的故事其实是写不完的,他们还走在各自生命的旅途上,继续创造着历史。
其中两颗星打给访谈对象:可爱可敬的女工。至于书:首先对女工的访谈很接地气,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也的确让我确证了原先的一些猜测,但可能是我太习惯学术作品了,很难接纳这种介于文学和社会学之间模棱两可的写法,作者发展社会学博士出身,在几个工厂里相当于也是做了田野调查,但访谈和前言后记当中丝毫没半点理论探讨,我着实有些摸不着头脑,虽然能理解是希望女工也能读懂自己的传记,但学术借鉴价值也就真的相当有限吧。其次访谈对象的选择并和访谈主题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而且大多数文字只是在平铺直叙讲故事没有特别突出主题,甚至灌输了很多自己在交流过程当中的想法在其中(显得不太客观),所以作为非虚构写作而言也并不出色。对于从业者如何叙事以及处理同研究对象、发展理论之间的关系倒是有些启示,让我再多想想吧。
评分质朴到近乎粗粝的语言,却没法不动容。50,60后女工命运里有历史的荒诞,70,80后有彷徨与抗争,90后有反叛与独立的诉求,有人带着一种生而为女性我很抱歉的性别负罪感,也有人试图用劳动与男性中心话语抗争。在社会这座巨轮上,我们与她们同样是乘客,这些弱势群体中的弱势者,强韧底层中的强韧者,为她们发声亦是为我们自己发声。
评分庸俗经验主义的报告文学。对于下层普通劳动者仅仅呈现是不够的,如果对于听到的故事和自己的介入没有反思,写出来就容易沦为猎奇故事和呼唤明君,被资本和权力利用,成为不自觉的帮凶。不过,作者其实未必不自觉,而是自觉地充当资本主义救火队员和观世音菩萨的角色,她对集体反抗的排斥和对个人进步的推崇其实已经很明显了。
评分庸俗经验主义的报告文学。对于下层普通劳动者仅仅呈现是不够的,如果对于听到的故事和自己的介入没有反思,写出来就容易沦为猎奇故事和呼唤明君,被资本和权力利用,成为不自觉的帮凶。不过,作者其实未必不自觉,而是自觉地充当资本主义救火队员和观世音菩萨的角色,她对集体反抗的排斥和对个人进步的推崇其实已经很明显了。
评分有几个故事非常感动,即便是很简单的文字,也直击了人类生存的根本问题。写到广州大学城环卫工维权故事背后的个人生活,她们拥有朴实的勇气和坚强。
中国新工人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