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途 1968年生於吉林長春市,荷蘭瓦赫寜根大學發展社會學博士,2008年開始就職於北京工友之傢。著有《誰搬遷瞭?——自願性移民扶貧項目的社會、經濟和政策分析》、《中國新工人:迷失與崛起》、《中國新工人:文化與命運》,編著有《打工者參與式行動研究》(閤編)。
呂途通過深入訪談,記錄瞭34位普通人的所思所想、生命故事,她們是中國女工,從五〇後到九〇後。這些故事延伸齣瞭兩個曆史:一個是時代變遷的曆史,一個是個人的生命曆程。當代中國的巨變深刻地塑造著每一個人,而不同年齡段女工的成長經曆、謀生曆程,也從不為人知的角落見證瞭中國社會的轉型。
作為女性,她們的戀愛、婚姻和生育是女工故事的重要內容,她們承受著比男性勞動者更為沉重的傢庭責任和社會偏見;作為勞動者,她們生活得如何,是否能獲得解放和新生,也是衡量社會變革的尺度。女工個體的生命經驗固然會顯得單薄甚至無助,而當每一位勞動者的經曆匯集在一起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女工群體堅韌的精神麵貌。
本書是“中國新工人”三部麯的第三部。新工人的故事其實是寫不完的,他們還走在各自生命的旅途上,繼續創造著曆史。
發表於2025-02-25
中國新工人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女工的命運正如韆韆萬萬中國人的命運一樣,平凡,平淡。 訪談中的這幾十女工有相似點,年少輟學,傢境差,重男輕女,十來歲都進城市打工,然後相親戀愛嫁人必須要生兒子,大部分將孩子留在農村。他們在工廠拿著“血汗錢”,組織起來維護自身權利都膽戰心驚。 不同點是各自秉性...
評分“無須添加性彆為定語,她們的故事記述並展示瞭今日世界多數人——在主流媒體上狀若無聲的多數人的生命境況;必須添加性彆為定語,因為她們是‘弱勢群體’中的弱勢者,是強韌底層中的強韌者。”——戴錦華 作為一個左翼男性,我其實一直在探尋如何真正去理解女性在今天社會上的...
評分 評分 評分圖書標籤: 社會學 勞工研究 女工 女性 呂途 性彆研究 當代中國 訪談
呂途老師中國工人三部麯中的第三部作品,以質樸到幾近粗礪的語言,平實講述身處不同年齡段的中國女工的故事。相比於各種各樣的名人傳記,作者為普通女工發聲,為這些沉默的大多數立傳這一行為本身,就已經足夠贏得敬重。每個女工的故事看似波瀾不驚,但字裏行間,時代的悖謬、階層的固化、苦難的宿命等等,都足以讓人感時知世、觸目驚心。這樣的女工傳記閤集,是敘寫改革開放時代的中國史,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評分時代的記錄者用隻言片語寫下瞭一個個個體的生活。
評分以學術角度而言很難評價的一本書。呂途很清楚這本書在傳統研究範式中可能麵臨的攻訐和尷尬,也近乎赤誠地袒露瞭這一點。這種赤誠甚至讓人有點不好意思再多做批評。而這本書的優點,書末則藉助幾位參與過工人權益保護的學者/社會工作者之口道明,“賦權工人,呈現曆史”,後者不可否認,前者則先驗地剝奪瞭久坐書齋的學者的批評話語權,略顯霸道。故事寫得不夠好,但以對議題的持續關注而言,仍然值得鼓勵,所以還是加一星!
評分不應該問這樣的生命經驗“有什麼用”,應該反思的是,為什麼會對這樣的經驗熟視無睹、束手無策,為什麼這樣的經驗不能成為我們理解時代由何處來,世界嚮何處去的養分和參照?
評分質樸到近乎粗糲的語言,卻沒法不動容。50,60後女工命運裏有曆史的荒誕,70,80後有彷徨與抗爭,90後有反叛與獨立的訴求,有人帶著一種生而為女性我很抱歉的性彆負罪感,也有人試圖用勞動與男性中心話語抗爭。在社會這座巨輪上,我們與她們同樣是乘客,這些弱勢群體中的弱勢者,強韌底層中的強韌者,為她們發聲亦是為我們自己發聲。
中國新工人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