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法国当代著名作家,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迪亚诺1945年生于巴黎郊外布洛涅—比扬古地区,父亲是犹太金融企业家,母亲是比利时演员。1968年莫迪亚诺在伽利玛出版社出版处女作《星形广场》一举成名。1972年的《环城大道》获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1978年的《暗店街》获得龚古尔奖。1996年,莫迪亚诺获得法国国家文学奖。他还分别于2010年和2012年获得法兰西学院奇诺•德尔•杜卡基金会世界奖和奥地利欧洲文学奖这两项终身成就奖。莫迪亚诺的小说常常通过寻找、调查、回忆和探索,将视野转回到从前的岁月,描写“消逝”的过去;也善于运用象征手法,通过某一形象表现出深远的含义。自1968年至今,莫迪亚诺已经出版近三十部小说,在三十多个国家出版
《青春咖啡馆》是莫迪亚诺令人心碎的作品之一。怍品中一如既往地充满了调查与跟踪,回忆与求证,找不到答案的疑问。在巴黎塞纳河左岸的拉丁区,靠近卢森堡公园的奥黛翁,有一家名叫孔岱的咖啡馆。它像一块巨型磁铁一样,吸引着一群十八到二十五岁的年轻人。他们“四处漂泊,居无定所,放荡不羁”,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日子,从不考虑未来,享受着文学和艺术的庇护。
看到别的天涯 《青春咖啡馆》是法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迪亚诺的第二十五部作品,出版两周销量即突破十万册,并被法国《读书》杂志评为“二〇〇七年度最佳图书”。依旧执着于消逝的过去,执着于迷失,执着于永恒的巴黎,《青春咖啡馆》的...
评分在夜色降临之后,整个校园都笼罩在黄昏之中,总喜欢一个人站在阳台上,看看对面的广场和教学楼,一切都染上了淡淡的橘黄色,然后颜色逐渐变深,最后和黑暗融为一体。有时候会毫无道理的去做一件事情,发呆或者远望,又或者晚上一个人去校园里漫步。曾有一段时间像患了强迫症一...
评分这是莫迪亚诺的怀旧。之前,有人对我说,因为童年少年时的经历,莫迪亚诺的每本书都似乎围绕着一个主题:他永远在写一个年轻人,在寻找,在主动逃脱过往、或被动失去记忆,他以为这样就能确认自己是谁,幸福在哪里。 看这本书,对我来说,没有法国方面的回忆,那些说起来也蛮...
评分简单的看了一遍,一直揣在包里,想看第二遍。 看戏的时候带着,酒吧的时候带着,坐车的时候带着。 却很难再翻开仔细浏览,只能断开章节,随意翻翻。 好像看过了,却又好像仍然不认识露姬。 或许,我错了。 即便每个人眼里的那段生活,都有露姬,却都是自己对曾经消逝的那段日...
评分在“逃逸线”与“柔软线”之间的青春 ——莫迪亚诺和他的《青春咖啡馆》 袁筱一 曾经以为,倘若对巴黎没有所谓“乡愁”——哪怕是作为外乡人的,因为要保留对巴黎的那一点暧昧而刻意为之的“乡愁”——一类的情感,应该是不会喜欢莫迪亚诺的,就好像莫迪亚诺本人喜欢着的侦探...
“我感到一阵恐惧,这种恐惧,常常在夜里把我抓住,比害怕的感觉要强烈的多,我感觉从今往后要独自一人面对人生,无依无靠,没有人来帮我,无论是我母亲还是其他人,我真希望他一整个晚上都站在大楼前,为我站岗放哨,不只是这天晚上,还有今后的每一天晚上就像一个哨兵一样,更确切的说像个照看我的守护天使”
评分最终还是稍有放弃。反复咀嚼这本书 还是没有完全读透 感到遗憾我没有回味到最大限度。我能感受到来自莫迪亚诺的愁绪 “悠长的愁绪” 喜欢那些关于永恒轮回的片段 读了一遍又一遍。“露姬”的自白部分也有很强的不愿let this all go 的作者对老巴黎的执念。很多静默而有象征力的描写很难读透。哎:-(
评分高二读的
评分FUCK!!!!我不接受这个结局!!!
评分一囗气读完“旅行文学”+“历史文学”+侦探小说,某个人物必定会出现在巴黎的某个衔区,类型化?反正认为自己必须喜欢巴黎的本人很喜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