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1924年生。1945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国文系。自1954年开始,任教生涯已长达五十余年。曾先后被美国、马来西亚、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多所大学以及大陆数十所大学聘为客座教授及访问教授。 1990年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称号,是加拿大皇家学会有史以来唯一的中国古典文学院士。此外,还受聘为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名誉研究员及中华诗词学会顾问,并获得香港岭南大学荣誉博士、台湾辅仁大学杰出校友奖与斐陶斐杰出成就奖。 1993年叶嘉莹教授在天津南开大学创办了“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并捐献出自己退休金的一半(10万美金)建立了“驼庵奖学金”和“永言学术基金”,用以吸引和培养国内优秀人才从事中国古典文学方面的普及和研究工作。 著作有: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五但吐维及其文学批评》、《中国词学的现代:观》、《唐宋词十七讲》等多种著作,影响广泛。
杜甫在唐朝诗歌的历史演进中,是一位集大成的诗人,他的一千五百首诗中,有相当一部分反映的是他现实的生活,所以也被称为“诗史”。作者结合杜甫的生平,融入自己对诗歌感发生命的理解,深入讲解了杜甫有代表性的作品,尤其对《秋兴八首》作了详细的解读,引领读者走进杜甫的诗人心境。
从早年江浙一带的游历到晚年西南地区的漂泊,杜甫这一生,都在路上。跟随叶嘉莹先生的讲演,杜甫各个时期的经历,经历之下创作的诗篇,渐渐呈现在眼前。我想象着杜甫踽踽独行的背影,提笔时怅然若失的神情,纵然这一生颠沛流离,好光阴没太多,杜甫他一直在进取,他也一直在向...
评分读《叶嘉莹说杜甫诗》诗圣之史诗 2018.07.17 《叶嘉莹说杜甫诗》,2018年第42读物。中华书局2015年1月版,21万字,239页。 这是今年读的叶嘉莹说唐诗的第三本,读的时间跨度比较大,从年初到现在约半年,边听边读,既辛苦又有味道。这也是本年度休假期间读的第三本书。 一、杜...
评分在记忆深处,杜甫总是那个在教科书中被贴上“现实主义诗人”的老者,永远都戴带着一副忧国忧民的面容,在秋天的黑夜大声的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的一生,若论其政治上的理想抱负,或可称怀才不遇。然而,他的爱情故事却惹人艳羡,和妻子杨氏的动...
评分从早年江浙一带的游历到晚年西南地区的漂泊,杜甫这一生,都在路上。跟随叶嘉莹先生的讲演,杜甫各个时期的经历,经历之下创作的诗篇,渐渐呈现在眼前。我想象着杜甫踽踽独行的背影,提笔时怅然若失的神情,纵然这一生颠沛流离,好光阴没太多,杜甫他一直在进取,他也一直在向...
评分母亲早逝,女儿早亡,一生家国分离。一个人在黑暗中做什么选择,在苦难中如何坚守,在不可自控的外界和同样不可控的内心诉求间如何平衡,是最能反应一个人的真心真志向的吧。 叶嘉莹先生自己常说,与杜甫最惺惺相惜。所以读叶嘉莹先生,从评杜甫开始。 儒家传统上,但凡有些...
“读诗是需要感发的生命。” “杜甫是个集大成的诗人,而且生活在一个可以集大成的时代。” 不读这本书,杜甫的诗对于我来说可能只是几个字组成的诗罢了。读过才知道,原来他的诗是有非常深厚的情感。我为我感受不到十分之九而感到羞愧。普通的诗人只是写出了诗,而伟大的诗人其一生都是诗。
评分惭愧惭愧,以前诗歌背得太少,失了一大块财富。
评分总有一天要把她全部的书看完。最后的秋兴八首,妙绝。
评分总有一天要把她全部的书看完。最后的秋兴八首,妙绝。
评分叶先生自己也能写很好的古体诗,而我才明白,从诗人的角度来解读诗,往往更贴近原作者的本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