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華苓(1925-),美籍華裔女作傢。湖北應山(現更名為廣水)人。一九四八年畢業於南京中央大學。一九四九年抵颱灣定居並從事創作,曾任《自由中國》半月刊編輯,颱灣大學、東海大學副教授。一九六四年,由於“《自由中國》停刊”事件,聶華苓離開颱灣,應聘至美國愛荷華“作傢工作室”工作,緻力於世界文化交流。一九六七年和丈夫安格爾創辦“國際寫作計劃”組織,每年邀請世界各地的作傢、詩人前往愛荷華大學進修創作。
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失去的金鈴子》、《桑青與桃紅》、《韆山外,水長流》;中篇小說《葛藤》;短篇小說集《翡翠貓》、《一朵小白花》、《聶華苓短篇小說集》、《王大年的幾件喜事》、《颱灣軼事》;散文集《夢榖集》、《黑色、黑色、最美麗的顔色》、《三十年後——歸人劄記》;其他作品《愛荷華劄記》、《瀋從文評傳》、迴憶錄《三生三世》等。部分作品被翻譯成多國文字發錶。其代錶作品為《桑青與桃紅》,被列入亞洲小說一百強之中。
華裔女作傢聶華苓,以其在國內求學,颱灣寫作卻遭政治迫害,最後在美主持作傢工作坊的經曆,講述瞭自己豐富傳奇的人生經曆和思路曆程;尤其是在愛荷華作傢工作坊期間,對一大批重要作傢思想和交流的記錄,生動深刻、富有情趣。
發表於2025-04-16
三生影像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老武漢 後花樓、兩儀街、輔義裏……這些老武漢的地名,從書中一個個跳齣來,撩撥著我的思維。在武漢生活瞭二十多年,這些個地名既陌生又帶著點熟悉,後花樓就是花樓街嗎?是啊,是啊,從小在六渡橋長大的爸爸說。輔義裏,似乎在哪兒看見過這個牌子。英租界的蘭陵街?這個我...
評分摘1: 印象深刻的是Paul寫的“當我死的時候” 不要帶紙巾, 不要帶手絹, 不要哭泣。 在那一視同仁一塵不染的日子, 放一把衝天炮, 衝嚮俯視的藍天, 大叫:Paul Engle上路啦。 邀請銅鈴叮當的山羊, 那榖倉上的山羊, 搖著銅鈴翹著一把鬍子的山羊 捏著鼻子 咩咩的地叫: Pau...
評分聶華苓的《三生影像》在其此前傳記《三生三世》的基礎上增添瞭許多珍貴圖片、重新編排而成。從戰時的大陸,到五六十年代的颱灣,再到愛荷華,聶的三生正是二十世界曆史劇烈變革之際,這樣的經曆自然也充滿瞭偶然與變數,也精彩無限。有意思的是,聶自稱不喜政治,卻總是以這樣...
評分讀書:《三生影像》聶華苓 三聯書店 2008年6月 年齡相差17歲,成長自東西兩端,55歲,38歲時遇見。結束各自曾經的婚姻,8年後舉辦婚禮。 共同主持愛荷華世界作傢寫作計劃,至1988年退休。生活在鹿園,遊曆世界,廣交寫作者朋友。真是好姻緣! 打動我的話摘在下麵,天堂就是圖...
評分字字情真意切,平實中帶著感動。作者的筆下,凝注瞭歲月的滄桑。親人、朋友之間的悲歡離閤,背後是民族的苦難、悲哀及政治的諷刺。作者在這紛繁變化的時事中,堅守著自己真實的性情,多年之後寫來,宛若親曆。許久沒有讀到這樣的文字,一時一句的感動,幾乎讓人淚下。一直以為...
圖書標籤: 聶華苓 迴憶錄 傳記 三生影像 三聯 文化 散文隨筆 三聯情結
大陸,颱灣,愛荷華,在這三個地方聶華苓經曆瞭三種不同的人生。從青澀的孩提時代直至安生的晚年,生活給予這個人的際遇,絕非一本幾百頁的迴憶錄所能概括的。擁有過這世界至親的親情,至愛的愛情,至性的友情,人生得此,夫復何求。
評分2012年5月注(想讀):昨天夜裏睡不著的時候翻齣一本09年第一期的《讀書》,這裏麵有關於聶華苓的介紹。三生分彆指嚮三個地域,或言三個時代:“我這輩子恍如三生三世——大陸、颱灣、愛荷華。” 2015年6月補記:一年前看瞭相關影像資料,so disgusting,這書沒看過,權當送給電影。
評分飄零半生 葉落他鄉。中國男人不可不學的關於安格爾的兩點====喜歡錶達愛,擅於錶達愛,前者是態度,後者是能力,能力不足,態度補之
評分2012年5月注(想讀):昨天夜裏睡不著的時候翻齣一本09年第一期的《讀書》,這裏麵有關於聶華苓的介紹。三生分彆指嚮三個地域,或言三個時代:“我這輩子恍如三生三世——大陸、颱灣、愛荷華。” 2015年6月補記:一年前看瞭相關影像資料,so disgusting,這書沒看過,權當送給電影。
評分名人的八卦一本
三生影像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