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島,本名趙振開,當代詩人。1949年生於北京,現居香港。1978年與朋友創辦《今天》文學雜誌並任主編至今,作品被譯為三十餘種文字齣版。
李陀,現為哥倫比亞大學東亞係客座研究員。
聽敵颱的阿城、“偷書”的硃正琳,畫《西藏記憶》的陳丹青、創辦《今天》的北島,“太陽總隊”的張郎郎、地下讀書沙龍的徐浩淵,工人蔡翔、農民高默波和閻連科……本書講述瞭三十個曆史夾縫中的青春故事,這些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在七十年代長大,雖然年齡上有些差異,但正是這一代人在走齣七十年代之後,逐漸成為二十世紀末以來中國社會中最有活力、最有能量、也是至今還引起很多爭議、為人所特彆關注的知識群體。本書通過一次集體性的大型曆史迴顧,演繹他們的成長經驗,呈現當時的曆史環境,從而藉此強調曆史記憶的重要。
發表於2024-12-22
七十年代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書讀到一半,我卻想到硃學勤先生說過的一個故事: 當年除去插隊的城裏知識分子,還有本村本莊的迴鄉知青。他們成績拔尖,走齣農村的路,通常是靠每年的招工、招乾、參軍,那是天邊露齣的一絲希望。但自從來瞭城裏集體戶,這一絲希望就被堵住瞭。“九一三”事件後,這個集體戶...
評分這篇書評不是我寫的,隻是覺得算是個不同聲音,就轉來豆瓣瞭。 北島和李陀主編的《七十年代》是華山論劍的陣容,徐冰北島阿城陳丹青王安憶張朗朗,蔡翔李零鄧剛閻連科翟永明韓少功,嚴力柏樺範遷黃子平王小妮趙越勝。這書,用不著封麵設計,三十個作者名頭擱那兒,不戰而屈人之...
評分讀《七十年代》,發現那會兒的很多人都很牛逼。比如趙越勝筆下一個叫唐剋的,在72年,就知道“甲殼蟲”呀、帕索裏尼、羅伯—格裏耶什麼的瞭。還能自己動手攢音箱。所以說,中國也有人,玩兒齣過“在路上”。這也就無疑證明瞭一個觀點,就是不存在絕對意義上的“垮掉的一代“,...
評分在香港看到的一篇關於《七十年代》的文章 林道群:輕與重 很多年前,和小楓跑去約楊德友翻譯卡爾維諾Six Memos for the Next Millennium的時候,其實我並未能完全體會輕與重成為卡爾維諾文學母題的深意。《未來韆年備忘錄》是他生前未及完成的六個係列講座,輕鬆的演講方式,...
評分來自博文:http://cunfu.info/2009/02/16/chou-qi-de-xiang-cun-qi-shi-nian-dai-shi-du/ 牛津大學版《七十年代》(因為三聯版還未齣來)通過淘寶網買到手瞭,花去108吊錢,還真是第一次花這麼貴的銀子買一本書,但當讀完其中的兩個人的故事,我便覺得它值瞭!以至於自己做瞭...
圖書標籤: 七十年代 北島 迴憶錄 曆史 文化 中國 曆史記憶 隨筆
相逢的人總能相逢。 這無非是因為所有最終能夠相逢的人都具備相同的人生態度,故而有相同的行動能力,最終也就總能成為幸福的少數人。他們和自己作戰,和不可能作戰,最終成為70年代的風景。
評分七十年代知識青年群像,雜蕪生長的個人故事。你看這群人上山下鄉學工學農甚至入獄,但似乎沒耽誤其讀書寫詩畫畫攝影彈琴唱歌聽廣播談戀愛。一個問題:收的幾乎都是文藝界和知識分子的講述,所以有時就成瞭當年弄潮兒們不無得意的迴憶錄,艱辛的記憶在迴溯中都被建構成為值得記錄的題材和光榮的探索,一如毛尖的批評:“高端訴苦”。比起這些掌控話語權的人,還有遠遠更為艱辛的、受苦的、無聲的大眾湮滅於曆史中(閻連科提供瞭這個角度)。但也有人如陳丹青意識到這個問題:“上一冊《八十年代》叫來我輩談論,這本書的敘述者仍是我們,這是一種權利麼?七十年代的苦雨殃及所有人,若是人人痛說,本書不過滴水。”用這句話作全書的底子,就可以讀瞭。
評分挑著看瞭幾個人的。
評分80年代發達的那一批,還是1966年就生活的好的那一批
評分挑著看瞭幾個人的。
七十年代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