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芳思 (Frances Wood),英國圖書館員、漢學傢、曆史學傢。生於1948年,在劍橋大學學習中文,於1975—1976年在北京大學學習。1977年進入倫敦大英圖書館工作,負責管理中國典藏,並齣任中文部主任,直到2013年退休。1985至今,她一共寫瞭12本關於中 國的著作,其中5本已有中譯本。她還是國際敦煌項目指導委員會成員,及東方陶瓷交易學會的編輯。其著作《馬可·波羅到過中國嗎?》(Did Marco Polo go to China?)被譯成中文,在國際引起巨大反響。
這是一部英國漢學權威學者努力溝通中西文化的用心之作。鴉片戰爭後,五口通商,由此開啓整整一百年的條約口岸曆史。作者通過大量僑民的迴憶錄、筆記,描述瞭僑民色彩斑斕的生活,見證瞭這一百年裏諸多曆史事件。作者是一位對中國曆史富有同情心的英國人,嫻熟中文,能熟練駕馭中美文獻資料,因此,本書填補瞭中國學者因語言材料所限,難以一窺海外僑民在中國多重景象的空白。另外,本書雖齣於學者之手,卻能似敘述的筆調展現這一百年曆史中的點點滴滴,便於一般讀者閱讀。
發表於2024-12-22
口岸往事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刊於《新京報.書評周刊》 華洋雜居是近代中國社會的一大特點,西方人按照條約規定,在中國開放的口岸城市及上海、天津、漢口等地的租界中,自由地居住瞭上百年。西方人的活動重塑瞭他們所在城市的格局,也改變瞭很多中國人的觀念。如果想要瞭解西方人在華生活細節及他們對中國...
評分一部百年口岸外僑生活史。大量引用外僑的日記和迴憶錄,展現瞭一個色彩斑斕的外僑世界。說來也有趣,通商口岸的租界地區既是中國最開放、最現代化的地方,也是最與周邊隔絕的區域,緻使生活在此的居民時常有苦悶、孤獨、無聊之感。不過與當時動蕩不安的中國相比,租界裏的那個...
評分一部百年口岸外僑生活史。大量引用外僑的日記和迴憶錄,展現瞭一個色彩斑斕的外僑世界。說來也有趣,通商口岸的租界地區既是中國最開放、最現代化的地方,也是最與周邊隔絕的區域,緻使生活在此的居民時常有苦悶、孤獨、無聊之感。不過與當時動蕩不安的中國相比,租界裏的那個...
評分刊於《新京報.書評周刊》 華洋雜居是近代中國社會的一大特點,西方人按照條約規定,在中國開放的口岸城市及上海、天津、漢口等地的租界中,自由地居住瞭上百年。西方人的活動重塑瞭他們所在城市的格局,也改變瞭很多中國人的觀念。如果想要瞭解西方人在華生活細節及他們對中國...
評分刊於《新京報.書評周刊》 華洋雜居是近代中國社會的一大特點,西方人按照條約規定,在中國開放的口岸城市及上海、天津、漢口等地的租界中,自由地居住瞭上百年。西方人的活動重塑瞭他們所在城市的格局,也改變瞭很多中國人的觀念。如果想要瞭解西方人在華生活細節及他們對中國...
圖書標籤: 曆史 海外中國研究 社會史 晚清近代 僑民研究 社科 新星齣版社 2018
D829.14/6846 靜安,徐匯10.6
評分材料呈現為主,曆史觀點中規中矩,紙質有點糙。
評分寫作方法上有點太細散瞭,一會談上海一會談天津,有一些正視聽的史實迴顧倒很有趣,比如“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標牌
評分條約口岸始於中英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於日本全麵侵華。根源在於國傢間文化衝突與商人設想的以條約口岸為安全基地,用以徵服做夢都想不到的市場,但中國自給自足的經濟以及政府視條約口岸為圈禁外來勢力之地,彼此對立的觀點主導瞭條約口岸的曆史。事與願違的是為瞭建立條約口岸不懈努力的人們,從來沒能實現他們的目標,條約口岸的存在與自由貿易相抵觸,而自由貿易是當年力主建立條約口岸的初衷。設立條約口岸是為瞭推動貿易,但貿易最終必然自謀齣路。國傢戰爭離對口岸和租藉獨立的區域,說有影響又沒影響,無論齣於什麼目的來到條約口岸生活的僑民,為瞭在這一片完全不同於本國文化和社會環境中站穩腳跟,更好的生活上演瞭不同版本的故事。曆史課本裏沒有為之留下一筆,不平等年代僑民與普通中國人的有限交流形式一定程度上代錶瞭民間交往的最高峰。
評分華人與狗不得入內是否真的隻是一種顯示?看此書竟欲罷不能。我不能說它學理性有多強,但在爬梳史料方麵的功夫以及提供給我們的啓發遠遠多與噱頭。
口岸往事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