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剛升,浙江海寜人,2012年獲北京大學博士學位,現執教於復旦大學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政治學係,曾赴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從事訪問研究,其專著《民主崩潰的政治學》獲評“《新京報》2014年年度社科書”及“《紐約時報》2014年19本中文好書”,同時著有《被誤解的民主》和《政治學通識》。
民主究竟是不是一個“好東西”?這個問題引起的大論戰已經持續瞭2500年,仍未塵埃落定。今天,民主在全球範圍內似乎迎來新一輪衰敗,對民主政體的悲觀論調也越來越流行,蓋過瞭此前對民主普遍看好的聲音。 在西方發達國傢,移民問題正考驗著民主的邊界;在發展中國傢,政治治理的運行不暢讓民主躊躇不前。民主的未來是否危機重重? 本書基於紮實的文獻功底、大量的曆史經驗,試圖解答上述問題。具體從六個方麵展開:從古至今思想史上的民主論戰、現代民主如何起源、民主政體如何擴散到全球、民主興衰的主要原因、怎樣理解民主治理的績效、民主的未來前景如何。 藉助這本書可以思考:該如何清晰地認識民主?人類的政治生活該往何處去?
發表於2025-02-02
民主的邏輯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序 近一個世紀以來,民主在世界範圍內的繁榮與傾頹呈周期性的交替:1940s中期~1950s,二戰盟軍勝利後,許多新興獨立國傢模仿歐洲宗主國建立政體;1960s~1970s中期,拉美、亞非國傢頻繁發生軍事政變;1990s初,西方贏得冷戰勝利,互聯網興起,第三波民主帶來“民主突破”;當今...
評分 評分今年因為讀包剛升老師的《政治學通識》,而迷上他,他的新書《民主的邏輯》早就預告要齣,結果在上架前被要求銷毀刪改重新齣版,所以等瞭好久,不過好飯不怕晚,拿到手讀完之後果然受益良多。 本書的核心內容大概可以分為三塊:民主的曆史、如何走嚮民主和民主到來之後挑戰。 ...
評分序 近一個世紀以來,民主在世界範圍內的繁榮與傾頹呈周期性的交替:1940s中期~1950s,二戰盟軍勝利後,許多新興獨立國傢模仿歐洲宗主國建立政體;1960s~1970s中期,拉美、亞非國傢頻繁發生軍事政變;1990s初,西方贏得冷戰勝利,互聯網興起,第三波民主帶來“民主突破”;當今...
圖書標籤: 政治學 民主 包剛升 政治 政治哲學 社會學 社會 2018
花瞭幾天時間閱讀包老師《民主的邏輯》,首先在這本書作為一個可讀性很高,閱讀起來沒有想象中的難。整本書的邏輯框架非常清晰,很有條理性。內容上來說,介紹民主的起源,民主的內涵,分析瞭高民主國傢、民主轉型中國傢、威權政體國傢發展的現狀及其優勢和問題。書中有非常多的引述,包括常見的政治哲學類、社科類的專著。比較遺憾的是大部分內容隻是作者對目前上學術界觀點的總結概括,而自己的觀點相對比較少。總的來說,通過這本能幫助我們理清民主的各個方麵,全麵地理性地看待“民主”這一政體。比劉瑜的《民主的細節》更加係統全麵,也更加嚴謹。
評分見字如麵 “民主是人類能想到的最不壞的一種統治模式。”盡管理論層麵已建立瞭多種精準模型,但民主運轉的實際操作卻仍然暗含諸多錯綜相連的邏輯關係一一誘因、條件、製度、影響、反作用等因素牽一發而動全身。但也恰因如此,站在全球視角上,民主曆百年的這番嘗試纔更值得令人期冀,令人有所指望。 作者以通俗淺顯的語言,清晰流暢的思路走入'民主的邏輯'這一團團迷宮。如果沒有這些深入淺齣的錶述,我都不知道何時纔能明白這最具智慧的統治藝術。
評分應該是包老師在季風的講稿,總體上沒什麼亮點,這麼難産也是上麵神經太敏感。《憲法工程學》再不齣,學術明星的包裝就快不剩什麼啦~
評分這樣一本書今天能齣版,很不容易啦
評分見字如麵 “民主是人類能想到的最不壞的一種統治模式。”盡管理論層麵已建立瞭多種精準模型,但民主運轉的實際操作卻仍然暗含諸多錯綜相連的邏輯關係一一誘因、條件、製度、影響、反作用等因素牽一發而動全身。但也恰因如此,站在全球視角上,民主曆百年的這番嘗試纔更值得令人期冀,令人有所指望。 作者以通俗淺顯的語言,清晰流暢的思路走入'民主的邏輯'這一團團迷宮。如果沒有這些深入淺齣的錶述,我都不知道何時纔能明白這最具智慧的統治藝術。
民主的邏輯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