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阳,来自银川,杰出的民族摇滚音乐家、当代艺术家。
他将“花儿”、“秦腔”等西北民间音乐及传统曲艺形式,与流行音乐进行嫁接、改良和解构,经由西方现代音乐的理论和手法,创造出一种全新的音乐语言。
他的音乐对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生态与心态给予了莫大的关注与思索,是中国当代音乐领域内颇具鉴赏性和保存价值的艺术品。
2016年,苏阳推出跨界艺术创作计划“黄河今流”,同年9月于美国纽约曼哈顿中心云端画廊举办首展,成为首位在美国做综合多媒体展览的中国音乐人。
已发行音乐专辑:《贤良》(2006)、《像草一样》(2010)、《河床》(2017)。
《土的声音》是知名文化歌者苏阳对自己从事音乐道路的回忆、梳理与总结的散文集。
苏阳的音乐源于西北,仿佛积淀了千年的淳朴情感,充满热血和冲动、沧桑与感伤。他的文字亦朴实、内敛,乡愁浓郁。全书分为四辑,以音乐为线索,讲述他在天南海北的经历,对音乐的探索,遇到的有趣的人和事,以及我们已经远离的、细微之处的民间。
土的声音,古今一样,直抵人心。
土的声音,土的文字,却直抵人心。 最开始关注苏阳是听到《贤良》,词曲声音激动人心,仿佛率领千军万马奔腾而过。在台风登陆上海的这个周日,窝在家里细读苏阳新书《土的声音》,苏阳的歌在房间里回荡,合上书的那一刻,单曲循环起《凤凰》,听着尕妹妹和二阿哥睡了几十分钟,...
评分十年前的一个夜晚 在一个商场很偶然的看了场苏阳的演出 记住了这个世上的奇男子。虽然这本书的部分篇章可读性不强 但作为将民间音乐和现代音乐结合的探索者 苏阳老师和张玮玮都很棒。当然我只能是门外汉的眼睛 我根本不懂节奏音准 特别在意词的表达 只觉得音乐和语言是一个分不...
评分十年前的一个夜晚 在一个商场很偶然的看了场苏阳的演出 记住了这个世上的奇男子。虽然这本书的部分篇章可读性不强 但作为将民间音乐和现代音乐结合的探索者 苏阳老师和张玮玮都很棒。当然我只能是门外汉的眼睛 我根本不懂节奏音准 特别在意词的表达 只觉得音乐和语言是一个分不...
评分质朴、真实,看似平庸荒诞,实则触及灵魂、打动人心。苏阳其人,其音乐,其文字,像家乡父老,像平实的乡音,像那沙与土中传递的一种力量,让我这个来自西北的小镇青年受其感染,沉醉其中。向上,向上,像野草一般扎根土地,发芽生长;像石头一般坚硬不屈,无惧风雨,在生活中...
评分十年前的一个夜晚 在一个商场很偶然的看了场苏阳的演出 记住了这个世上的奇男子。虽然这本书的部分篇章可读性不强 但作为将民间音乐和现代音乐结合的探索者 苏阳老师和张玮玮都很棒。当然我只能是门外汉的眼睛 我根本不懂节奏音准 特别在意词的表达 只觉得音乐和语言是一个分不...
大学的时候和畅唱一起读苏阳的博客,主页上写着“人人皆唱哀怨曲,我独悲伤为口粮”。内容已经忘光了,但还记得苏伯伯写起文章松弛自然,有种不动声色的力量。这本书里最喜欢他写技校和走穴的部分,荒废而躁动的青春时光。
评分本来以为是单纯的粉丝向图书,没想到写得如此朴实、坦诚、谦逊且有趣。苏阳早年走穴混场,无所事事时期甚至在工地和泥,在维修厂看仓库,直到中年才真正接触花儿、秦腔等西北民间音乐形式,找到适合自己的表演道路。书中记叙民间采风见闻、生活中的好友、合作过的乐手、八十年代的成长氛围(原来张蔷那时候那么红!),演出中奇奇怪怪的经历,让人感受到主唱之外作为普通人的苏阳的真性情。附有马世芳主持的苏阳与林生祥的对谈,我很喜欢苏阳那句“让观众理解我是一个最终的结果,而不是我要去追求的事情”。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音乐,真的是感谢生活造就了他。希望早日去看苏伯伯的演出。(不是很喜欢这本书的版式,页边距太窄,行距太宽,竟然用加大字间距的方式来表示歌词引文,所选字体的冒号的格式和比号没有区别,读了好几篇后才习惯过来。)
评分2013—2018。
评分#記得曾經讀過一位,應該從未聽過任何一首花兒,的飽學之士寫的,談論花兒韻律的文章。如果對比起本書來。就不禁讓人慨嘆,一花一世界。那種居高臨下的俯瞰。最終只能帶來一些沾沾自喜和自我滿足的幻象。在這種俯瞰極其普遍的今日。本書給了人們一次直面渺小的機會。而那裏,那平凡中,正盛開着,真正富有感染力的藝術。
评分出差的飞机上一个来回就读完了。 喜欢苏阳的歌 他有很多经历 好的东西都是 经过要沉淀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