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贾科莫 • 里佐拉蒂,世界上最知名的神经心理学家之一,欧洲大脑与行为学会(EBBS)前任主席,意大利帕尔马大学神经科学系负责人,人体生理学教授。贾他的研究小组在20世纪末发现了猕猴额叶和顶叶皮质的镜像神经元。他对皮质运动系统和镜像神经元的研究在诸多权威科学杂志上发表过,如《科学杂志》《神经元杂志》《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等,对认知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安东尼奥 • 尼奥利生于罗马。意大利记者、散文家、《意大利共和国报》文化版总编辑。
……………………
◎ 译者简介
孙阳雨,北京语言大学意大利语语言文化专业学士,意大利帕多瓦大学语言学专业硕士,译有《中国国家地理恐龙百科》《时代瞬间:影响世界的100幅经典影像》《玩出来的科学家:随手能做的194个实验》《帅酷老爸带我玩》《山》等作品。
★★★
一场跨学科的深入对话,一次多元思维的共振;
呈现镜像神经元发现者、神经科学领域最高奖项Brain Prize获得者里佐拉蒂的探索之路;
探求“巴甫洛夫的狗”背后的神经学原理;
解读人类认知与群体行为中的共情机制。
……………………
◎ 编辑推荐
★ 作者为世界上 最知名的神经心理学家之一、镜像神经元的发现者里佐拉蒂,作者从青少年时期的求学经历谈到学术研究生涯以及镜像神经元的发现过程与未来发展,内容丰富,逻辑性、可读性强;
★ 本书以访谈录形式展开,提问者的提问能够代表普通读者对神经心理学的疑问和兴趣点,科学家的解释也相对通俗,平易近人,包罗万象,涵盖了神经科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艺术等多方面领域。
…………………………
◎ 内容简介
本书是意大利知名记者与镜像神经元的发现者里佐拉蒂的谈话录。内容涉及神经科学、心理学、哲学、社会学、语言学等,让读者从神经科学的角度窥见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方方面面。
镜像神经元是存在于人类大脑的一种细胞,是“共情”这一生物机制的基础。这一发现解释了人类个体与群体行为的原因,包括我们的认识方式是如何做出改变的以及我们的感知、行为和语言的变化等。后来的研究还发现,这一机制对社交障碍的治疗也有极大帮助。
有一些人很奇怪,玩游戏时会跟着游戏角色动起来,镜头向左拐,身子就左拐,镜头右拐,身子就右拐,尤其在玩射击类、格斗类、赛车类游戏时简直手舞足蹈。 你可能见过这样的人,或如我一样本身就是这样的人。我曾因为玩游戏时动作幅度太大将手柄线撤掉了,也曾把桌子上的水杯碰倒...
评分大脑是人类最神秘的器官,关于它有许多的未解的谜团,电视电影中也有不少拿大脑作为科幻素材。在生活中,我们是否想过大脑为什么能理解别人的行为。当朋友拿起桌上的巧克力,放入口中,你为什么会理解为他是“饿了”,而不是“好奇”:还有人类是靠什么达成协作? 当你眼巴巴的...
没有读完。神经元的讨论。对话
评分2019—5
评分还不错,不过对于相关专业的人来说其实也就是拓展一下思路,真想深入了解还得读paper
评分感同身受的生物学基础及社会意义
评分作为科普书来说,可能因为是对话的方式,对镜像神经元说得不是特别清楚。但书涵盖的内容比较广,也是有很多启发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